24历史笔记 首页 湖北潜江名人 初杲

初杲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潜江名人录

《中国人名大辞典》对初杲(gǎo)是这样记载的:

明,潜江人,字启昭。正德进士,嘉靖初授御史。议大礼,引经抗疏,忤旨廷杖几毙。后劾都御史席书,憸(xiān,奸佞、奸邪之人)邪侧目。寻转河南佥事。擢云南参政。乞休。

这段记述好像一幅人物简笔画,从中只能看出初杲的大致轮廓和官宦轨迹,要还原这位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让他丰满起来,还必须结合时代背景及中国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去探究。

初杲,今潜江高场一带人。他是我前面已写到的明洪武年间卒于任,死后其遗产仅够买一具簿棺材下葬,妻儿老小无盘缠回潜江的福建沙县知县初进忠的曾孙。他的父亲名初珍,是明成化年间乡试的解元(即举人的第一名),因要尽孝养母和教子而放弃了仕途的孝廉。明洪武年初从山东博兴县迁徙潜江的初氏家族,有“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0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的祖训。初杲是迁潜的-,他从小遵祖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良好教育,加之他耿直聪颖、博学强记,二十来岁就中了举人。

(一)

明正德十六年(1521),也就是历史上最荒淫暴虐、怪诞无耻的昏君明武宗朱厚照暴死的那年,初杲考取了进士。他在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cōng)登基的那年,即嘉靖元年(1522)被授都察院监察御史。明朝的监察御史虽然代表都察院监督百官,但官职只是正七品,比清朝的监察御史从五品官级低很多。初杲刚被授正七品不久,满怀忠君爱国的热情,参与了明嘉靖年初轰动朝野的“议大礼”,惨遭廷杖,差点丢掉了小命。

事情的来龙去脉大致是这样的: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唯一的儿子,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崩驾”,由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祐杬的儿子朱厚熜继位。朱祐杬是宪宗赐封在安陆府(今湖北钟祥市)的兴王,也是朱祐樘的弟弟。说简单一点也就是堂弟继位。嘉靖皇帝朱厚熜登基不久,要把自己的生父朱祐杬封为“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皇),并将明孝宗朱祐樘改封“皇伯考”。这本是朱氏皇族内部的事,可朝中部分大臣和一些官吏在对朱祐杬封号的问题上形成了支持与反对的两派,态度截然不同,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史称“议大礼”或“大礼议”,历经三年。

明武宗时的首辅杨廷和、刑部尚书金献民等大臣为首,引经据典,上疏坚决反对,嘉靖皇帝不改初衷。在杨廷和等大臣的影响之下,嘉靖三年(1524),愚忠无度的初杲和二百多位朝臣、官吏跪伏于皇宫文华殿门前放声大哭,上疏-,要求嘉靖皇帝改正“错误”的封号。嘉靖一怒之下,下令将杨廷和等为首的大臣削职为民(有的充军戍边);对四品以上者夺俸;对五品以下者(一百八十人)实行杖谪,其中十七人被杖毙;对一百一十名顽固不化者下大狱。康熙《潜江县志》(以下简称《县志》)对初杲在这次“议大礼”中的行为是这样记载的:“引经抗疏,同百官赴文华门,哭声彻内。上震怒,廷杖几毙”。

(二)

值得庆幸的是初杲命大,他不仅没死,后来又慢慢官复原职了。据初智强所著《初氏通谱》(2013年版,以下简称《通谱》)所言,初氏宗族人有“忠孝正直,倔强执着,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等特点。官复原职后的初杲,没有因“议大礼”遭廷杖而变得圆滑世故,继续大胆地履行御史监督百官之职责。这一次他上疏-是都御史席书。结果“上疏不当”,弄得“憸邪侧目”,人们将他视为奸佞小人,遭众人不齿而侧目。

此时的初杲的确正直、愚忠到有点不识时务。席书在“议大礼”前还只是贵州的副都御史,“议大礼”时他上疏,以宋英宗赵曙入继大统为例,认为议尊皇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顺理有据。此疏正合帝意,赐召见入宫,并成了嘉靖皇帝的红人。初杲明知这些情况,他却不信邪,非要秉公参奏不可。席书不仅没有被参倒,反而升任。《县志》记载:“(席书)骤转礼部尚书”。马荣华先生所编著《潜江文史精华》一书,依此句话之意,确认是初杲立即转任“礼部尚书”,理解有误。倒是万历《承天府志》对初杲有这样的记载:“诏赐葬祭,谥端愍,赠兵部尚书”。

好在初杲正直忠孝名声还不错,皇上并没有为此治罪于他。嘉靖四年(1525)冬,朝廷授他代理按察使司佥事(正六品)职,出京城“巡视山西河东(衙署在今山西运城)盐法、浚渠、筑堰”。初杲到任后,首先整治盐务,严厉打击奸猾盐商和私盐贩垄断并扰乱盐市之劣行,商民拍手称快。《山西通志·文艺志》收录了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康海(明弘治十五年,即1502年的状元)的一篇《初公建冰蘖(niè)堂记》(以下简称《堂记》),其中写到了初杲“经营河东察院,匾其莅事之堂曰‘风纪’,退食之堂曰‘退思’,私寝之室曰‘冰蘖’”。文中还记述了初杲整治盐务的情况:“以简命治盐于地,即吾狭所逮见者,视之何尝索索然,但以琐细苛察加官吏,升斗合勺责市曹,纤微特较于未犯,纲纪反略于横鲸者哉”。整治盐务市场,规范对官吏的管理后,接着督导地方-疏通河道,筑堤防,老百姓万分感动,并为其建祠堂为后人纪念。《县志》记载:“鹾(cuó,盐)政大举,商民便之,立祠以祀”。

从《堂记》还得知,初杲在山西任职不到一年时间,即调任河南按察使司佥事。文中记载“按山西数月,政通事获,百度聿贞”,“寻(立即、不久之意)转河南佥事,分巡睢陈(今安徽宿州、江苏的沛县一带)”。明朝全国分为河南、浙江、湖广等十三个省级机构,每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布政使司掌管一省行政;按察使司掌管一省刑狱、司法,兼监察职能;都指挥使司,掌管一省的军事及用兵。按察使司设按察使一名(正三品),副使两名(正四品),佥事无定数(正五品)。佥事负责分道(一般一至两个州府)巡察。

初杲在按察佥事任上,干得最有影响而载誉史册的事是剿灭“流贼”王长子和洪辅。嘉靖五年(1526)开始,顺天(今北京)、山西、河南等地大饥,死者甚多,山西、河南等地饥民纷纷起义造反,王长子是其中之一。还有广西瑶民聚众闹事、云南土司兵变、山西大同兵变等等,连续十多年嘉靖朝没有平安过。初杲善于用兵,《精华》一书中的明朝《分省人物考?乡贤》(以下简称《乡贤》)记载:初杲“分巡睢陈,擒灭流贼王长子、漆辅等数千人”。

(三)

嘉靖八年(1529),初杲擢升云南参政,即布政使司的辅佐官或副职(从三品,相当于今副省长)。他在这一岗位以王道为本治政,慑乱治恶,奖励农商,多次受到朝廷表彰。因年龄等原因,据《县志》记载,初杲没有达到退休(明朝也是六十岁)年龄,即“上疏乞休归田”。

初杲回到家乡后他没有闲着,办起了一所学堂,除了教授其子孙外,还接受了本县很多慕名而至的聪明才俊。初氏家族后来又出了安徽灵璧知县、才智高雅的初言,邠州(今天陕西彬县一个带)知州初学易等等,与初杲这位崇文厚德、奋发有为的私塾先生传道授业解惑很有关系。对此,《乡贤》写到初杲“惟课农训子。择邑中有才子弟,延私塾教育之,士多所成就林下”。

嘉靖十九年(1540),初杲寿终正寝,葬于“县南崔家垸”,即今杨市办事处刘岭村一带。随后,家乡人民在县城西街专门为其立了“恩荣坊”牌坊,并在万历年间经朝廷确认为乡贤,进了供后人敬仰祀奉的乡贤祠堂。

《湖广通志》《河南通志》《山西通志》等古史志对初杲这位刚直不阿、清正廉洁的名宦都有其不同形式的记载。愿我们这个时代多出一些初杲式的人物。

14

送花
13
上一篇:隗邦衡
下一篇:万际轩

最新评论


免费八字算命 缘主八字测算 免费八字排盘
免费八字算命姓名:
免费八字算命性别:
免费八字算命生日:
出生时辰:
√ 在线测试
潜江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