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 光山县名人录 清[公元1655年-1736年] 胡煦(1655-1736年),字沧晓,号紫弦。光山南向店老虎山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善写文章。 人经历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中举,五十一年(1712年)中进士。因博学多才,屡被皇上召见,夸其为"真苦心读书人也",提升为南书房检讨官,五十五年(1716年)擢升为鸿胪寺卿。雍正元年(1723年)授内阁学士,五年(1727年)授兵部侍郎,调至户部充任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次年协理左副都御史摄刑部右侍郎。八年(1730年)任《明史》总裁之一,入直尚书房,为兵部侍郎知贡举。九年(1731年)转礼部右侍郎;同年六月,因人参奏其抚异姓子为嗣,不当冒官眷中选被解职,返故里乡居.乾隆元年(1736年)复原职,荫封其子人国子监读书。同年病故于北京,乾隆赐白金500两,以礼优葬。胡煦为人正直、忠厚,进京后力谏朝廷"重农桑,缓刑罚,先仁义而后功利"。其"广言路,裕积储,汰浮粮,省冗官,平权量"等主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人物作品 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周易函书》50卷,《释-》49卷,《约图》、《孔朱辨异》、《易学须知》各3卷,《篝灯约旨》10卷(续2卷),《卜法详考》4卷,《约注》18卷(续16卷),计158卷。胡煦之子胡季堂精通文、史、哲学,擅长书画。1964年文化部将其列为唐至清代全国知名书画家之一。 人物生平 雍正元年(1723年),授内阁学士典礼部侍郎。四年,授兵部侍郎,任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五年,协理左副都御史摄刑部右侍郎。八年,充《明史》总裁,入直尚书房为兵部侍郎知贡举。九年,转礼部左侍郎。这年六月,河东总督田文镜奏其“嗣子孟基本异姓,不当冒官眷中选”等因,被罢官返回故里。1736年,(乾隆元年),官复原职,荫封其子入国子监读书。不久,病故于北京。帝念其为三世老臣,赐白金500两,治丧如典礼。 胡煦平生以厚风俗,敦教化为先务。在安阳任教谕时,主张诸生带头移风易俗,凡侈丧有停柩而未葬者,限日入葬达1500余柩,对婚嫁则提倡“毋犯过费”,从简办理。进京后,力谏朝廷。“重农桑刑罚,先仁义而后功利”、“广言路,裕积储,汰浮粮,省冗官,平权量”。 成就和荣誉 煦一生著述甚多,最具代表的是有《周易函书》。另外尚有《农田要务》、《卜法说考》、《韵玉函中》、《诗文集》等27卷。《周易函书》至今仍有很学术研究价值,其中“原图”部分更“独具心得”。因部分真知灼见和哲学思想与统治阶级利益相矛盾,故其大部分著述未能刊行于世。 胡煦(1655-1736年),字苍晓,号紫弦,光山人。康熙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礼部侍郎。谥文良。得到康熙的赏识,官职不断升迁,历任翰林院检讨、兵部侍郎兼户部侍郎、左副都御史兼礼部左侍郎、明史总裁官兼兵部侍郎等职。雍正帝即位后,听信对胡煦的诽谤。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77岁的胡煦被罢官,举家返回故里,潜心研究学问。5年后,乾隆帝即位,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皇帝下诏恢复胡煦的一切官职。82岁再次入京赴任,但因年事已高,积劳成疾,于同年9月13日在京城任上病逝。
人物关系: 儿子: 胡季堂 (1729~1800) 同年(公元1655年)出生的名人: 李林 (1655~1735)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 吴世焘 (1655~1723) 江苏省扬州高邮市 李蟠 (1655~1728) 清朝康熙年间状元 江苏省徐州丰县 舒穆禄·徐元梦 (1655~1741) 清朝大臣 黑龙江 莫玖 (1655~1735)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 同年(公元1736年)去世的名人: 朱轼 (1665~1736) 清朝文华殿大学士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焦袁熹 (1661~1736) 上海市金山区 陈元龙 (1652~1736) 浙江省嘉兴海宁 路振扬 (?~1736) 陕西省西安长安 朱若功 (1667~1736) 浙江省金华武义县 蒋振鹭 (?~1736) 浙江省嘉兴嘉善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