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 通海县名人录 清[公元1641年-1709年,清初藏书家、书法家] 阚祯兆(1641-1709)清初藏书家、书法家。字诚斋,号东白,别号大渔,云南通海城祁家巷人。出身于书香之家,才思敏捷,康熙十一年(1672),赴京会试未中。返乡进中,时逢吴三桂之乱,阻于湖南3年。后在近海励饰材隐居,以读书写字自娱。 康熙二十年(1681),吴三桂之乱平后,云南巡抚王继文及按察使许弘勋,仰慕阚祯兆才名,欲聘他入幕府,康照二十七年(1688),许弘勋亲临通海,请阚入幕。他得知许的来意,自书槛联云:“既有诸公扶社稷;何妨一老卧林丘。”将槛联贴于门上,表示拒绝,许弘勋投其所好,亲书“地以文章争气势;天于樵木混英雄“联相赠、经多次持文往还,两人交谊日深,在许弘勋盛情敦促下,阚祯兆终于出山。 阚祯兆作云南巡抚王继文幕友后,甚受推崇。与王共商均征役、平赋税等地方大事,代王撰文写字。省城(今昆明)寺观中题名王继文的基联碑刻,多數出于阚手,《滇绎》载:“王(维文)久居于位,许(弘助)工于文,修古迹。建新庙,培名胜,改城廓,幕中有大渔(阚祯兆)诸人,故一匾一联,一金一石、书撰皆斐然可观。 ”阚祯兆慨得施展抱负,才名日盛、被邀游京师(北京),朝野人士都愿他作诗文交,故其璺速广为流传,曾传人清官内府。省城南城楼上的“近日楼”,北城楼上的“望京楼“匾额,皆他所书。为通海秀山寺观所书的匾额有:“千峰翠”、“惠我双湖”、“自在庄严”,“水天一色“等数十块。还有:“松翠时相引;梨红不肯调”以及“几经拨云寻路,倚树听泉,喜茫茫才到此清凉境界,一任色跃鸢飞,天空海阔,活- 都收上面图楼台”等楹联数十副。 阚祯兆撰书的碑铭立于省城的有:《铁峰庵记》《重修归化寺碑》、《重修商山寺碑》、《关夫子五华西衢庙碑》《续建昙华寺碑》,《宁边楼碑记》,立于通海的有:《新修通海学官记》《华严会会供碑记》。《关夫子大桥庙碑记》,《涌金寺祖庭常住碑记》等数块。所书匾联碑铭,既有端庄严谨的正楷、也有圆润奔放的行草,尤以行草见长。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他的草书有“龙蛇笔落惊风雨;不异当年草圣奇”之赞。 昆明南城楼上(即今昆明百货大楼前街心花园),高悬着清康熙年间蓝底金字一米余“近日楼”三字烫金大匾,还有一处是大北门(今圆通公园后门)的“望京楼”三字,都是阚祯兆的书作。其书法气势磅薄,飘逸奔放,实在是少见的手笔,可惜现已无存。 阚祯兆既工于文,又善于书,朝野人士都喜与之作文会诗,他的墨迹流传较广:清宫内院收藏有他的作品,昆明、通海、建水、宜良等地都有他的碑刻存世。昆明现存的《继建昙华寺碑》还有铁峰庵归化寺等处的碑记,以及通海《新修通海学官记》、《涌金寺祖庭常住碑记》等,都是阚祯兆留下的墨宝。 阚之书法,多以悬臂为之,用笔以中锋为主,少以侧锋相辅,尤其是碑牌的小字更是笔笔中锋,使转顿挫飘逸,提按率劲险峻,行笔有如流水行云。《涌金寺祖庭常住碑》为六十六岁所作,从起笔到收锋,计450多字,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字与字之间相联牵引,整通碑字一气呵成,细细品赏如清风徐徐,如流泉奔涌。 三百多年以来,对阚祯兆书法大为评价的学者首推现代书家沈尹默,称"……,阚君诗帖,笔圆意稳,不失法度,其闲和流美处,于玄宰(明之董其昌)为近,虽无赫赫之名,求之近代,实未多见"。
同年(公元1641年)出生的名人: 顺治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1641~1717) 皇后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科尔沁左翼中旗 爱新觉罗·察尼 (1641~1688) 辽宁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 建宁公主 (1641~1703) 辽宁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 廖腾奎 (1641~1716)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 乔莱 (1641~1694) 江苏省扬州宝应县 同年(公元1709年)去世的名人: 刘谦吉 (1623~1709) 江苏省 毛宗岗 (1632~1709) 江苏省苏州 黄百家 (1643~1709) 浙江省宁波余姚 熊赐履 (1635~1709)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 毛乾乾 (?~1709)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 陈奕禧 (1648~1709) 浙江省嘉兴海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