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 开阳县名人录 [公元1872年-1964年,前北洋政府交通总长] 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晚年号蠖公,人们称他桂老。祖籍贵州开州(今开阳),1872年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享年92岁,几乎长达一个世纪。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北洋政府、民国、日伪、新中国五个历史时期。 中国北洋政府官员,工艺美术家。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光绪举人。1903年任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后历任北京城内 总监、东三省蒙务局督办、津浦路北段总办等职。1912年7月起,连任陆徵祥、赵秉钧内阁交通部总长。1913年8月代理国务总理,稍后任熊希龄内阁内务部总长。1914年兼任京都市政督办。1915年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12月任登极大典筹备处办事员长(处长)。1916年袁世凯死后,以帝制祸首之一遭通缉。1918年获赦免,8月当选为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和谈破裂后退出政界,先后寓居津、沪。并曾经办中兴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著有《蠖园文存》《存素堂丝绣录》《女红传征略》《丝绣笔记》《芋香录诗》《清内府刻丝书画考》《清内府刺绣书画考》《漆书》等。1927年根据日本传抄本重新刊刻久已失传的《髹饰录》。 主要事迹 朱启钤幼孤家贫。1881年寓居长沙,励志攻读。1891年随姨父瞿鸿机(时奉督四川学政)赴川,以捐府经历试仕川省,曾供职盐务局。1894年任修凿云阳大荡子新滩工程委员。越年保举知县,分发江苏试用。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工程提调。1903年任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后任北京城内 总监。1908年任东三省蒙务局督办。1910年任津浦路北段总办。民国成立后,1918年获赦免,8月当选为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未就任。同年发起成立北戴河海滨公益会,被推为会长,为海滨的开发与建设做了大量实际工作。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和谈破裂后辞职退出政界,先后寓居津、沪。1921年游历欧美等国。 朱启钤自1910年任邮传部丞参,至1912年任交通部总长。于1915年在内务总长任内又兼了一任交通总长。前后涉足铁道事业约五、六年的时间,成为老交通系的重要成员之一。朱任交通总长时期,从全局考虑计划再修筑四条主干线以贯通全国(一)宁湘线;(二)同成线自大同到成都;(三)浦信线自浦口至信阳;(四)陇海线,自东海至兰州。这个庞大的修路计划,仅陇海线东段开工,其它均未实施。 改建正阳门,打通东西长安街开放南北长街、南北池子,修筑环城铁路。袁世凯为了表示对朱的支持,还特制一把银镐,上锈“内务部朱总长钤奉大总统命令修改正阳门,朱总长爰于一千九百十五年六月十六日用此器拆去旧城第一砖,俾交通永便”。朱于开工典礼日即用此镐拆去旧城第一砖。后来朱一直珍藏着这把银镐,朱去世后由他的儿子朱海北先生,将此把纪念镐赠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如今珍藏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创办 北京市的第一个公园——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创办中国的第一个博物馆——古物陈列所(1946年与故宫博物馆合并),任命治格(满族)为所长;朱启钤又争取到美国庚子退款20万元,在故宫咸安宫旧址新建了文物库房,这样,古物陈列所基本具备了后来的故宫博物院的雏形。1924年11月,冯玉祥将溥仪逐出故宫后,北京政府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理故宫资产并筹备成立博物院。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在故宫内廷展示北京故宫文物。1946年,国民政府将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合而为一,统称故宫博物院。 开放了天坛、先农坛、文庙、国子监、黄寺、雍和宫、北海、景山、颐和园、玉泉山、汤山等处名胜风景区。 开发北戴河疗养区,维护国家尊严。朱启钤于1918年开始号召在北戴河避暑的中国上层人士,创办地方自治公益会,朱任会长。公益会的成立,有效地控制了帝国主义分子企图霸占海滨的野心;限制了石领会、东山会等教会组织向西山一带的扩张。 1920年任《四库全书》印刷督理。朱启钤对中国古建筑艺术颇有研究,曾组织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对织绣、漆器艺术也颇有研究。1925年开始筹办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典建筑文献的整理研究, 1930年营造学社正式成立,任社长。这是研究祖国建筑文化遗产最早的学术团体,对这项工作起了启蒙和推动作用。1930年,张学良委任为北平市市长,未就任。 坚持民族气节:1937年日本侵华以后,江朝宗出面联合一批旧官僚组织“维持会”,江任会长兼“北平特别市”市长。1937年底在日本侵略者操纵下,以-敏为首的伪临时政府成立。但日本人认为-敏资望不够,压不住阵,欲请朱启钤这样北洋时期的首脑人物出来捧场。因而对朱施展了种种威胁利诱的手段,但朱坚持不就伪职。由于朱一直不肯就范,于是敌伪对朱加紧破孩,先是派特务监视朱的住宅,朱仍未屈服,继之又以朱住的赵堂子胡同是警备地区,一般人不宜居住为由(因当时伪政府的头目之一-敏住在朱的隔壁),强行用-征购了朱在赵堂子胡同的住宅,共有八组四合院和全套家具。朱-移居北总布胡同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一直装病在家,始终未与日伪同流合污。 1939年,天津水灾,营造学社存于英资麦加利银行库中的全部调查测绘资料惨遭损毁,朱启钤立刻电告梁思成、刘敦桢设法抢救出这批资料。但是胶版被水泡坏已无可挽回。朱与原学社职员乔家铎、纪玉堂等人一起将这批图纸胶版逐渐摊开整理晾干,作为原始资料留存。由于底片已毁,朱启钤又指导乔等人将过去洗印的照片重新翻拍,复制了一套底片妥为保存。为了支持梁思成、刘敦桢二人在大后方的研究工作,他又从这批复制胶片中选出了一批最重要的古建筑图片各加印两套,寄给梁、刘二人各一套。梁思成能够在四川撰写中国建筑史,就因为手边还有这样一套重要的参考资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也主要是依靠朱启钤整理出来的这批资料。还有大批古建筑的测绘图稿,凝聚了全部学社成员多年的辛勤劳动,但因纸薄又经水泡,稍不小心即被碰破。朱更是对乔等人千叮咛万嘱咐,小心翼翼地将它们逐页晾干,重新裱在座标纸上,生怕碰损。今天,这批测绘图稿珍藏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只要看到这批图纸的人,无不为之深深感动。朱启钤确可称为我国20世纪最早的一位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卓越组织者及开路先驱。今天我们在为北京中轴线上的明清建筑宫殿而骄傲时,在分享-可以彰显人文奥运的文化快乐时,在努力完善文化北京的一个个主题时,不能不感谢留住北京传统建设根系的朱启钤先生。 朱启钤还是一位收藏家,病故之前即将大部分藏书捐赠北京图书馆。由于对家乡贵州的眷恋之情,还要求将“捐赠北京图书馆的图书中的黔人黔宦著作转交贵州”。 从商经历 从1917年起经营实业,先后经办中兴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任董事长。经营中兴煤矿:1917年朱启钤脱离政界,从事实业。朱启钤是一个杰出的管理人才,在经营上十分重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并大胆使用技术专家。到1936年产煤量达到173万吨,从而使中兴公司走向以煤为主,煤、焦、电、钢铁、农林、铁路运输为主船运输为辅的多种经营的综合性大企业。 北平解放前夕,朱启钤寓居上海。周恩来曾授意来北平参加国共和谈的章士钊 写信给他,劝他留在大陆。上海解放后,周恩来即派章文晋(朱的外孙)接他来京。到京不久,他便以中兴轮船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同其他常务董事共同努力,把跑到香港的九条货轮召回大陆支援国内海运。1950年,朱氏将珍藏的明岐阳王世家名贵文物56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文化部颁发奖状予以表彰。还先后将大量藏书分别捐给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古代建筑修整所和贵州图书馆。1952年中兴煤矿公司改为公私合营,继任董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3年5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是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古代建筑修整所顾问。1961年老人90寿辰时,周恩来总理亲自在全国政协为他主持了祝寿活动。1964年2月26日病故,终年92岁。 任职经历 朱启钤(1871-1964),字桂莘,号蠖园,贵州开州(今开阳)人。清光绪年间举人,曾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北京外城 厅厅长、内城 总监、蒙古事务督办。辛亥革命后,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因拥护袁世凯称帝而被通缉。1919年任南北议和的北方总代表,谈判破裂后,遂辞职潜心著述;1930年组织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从事古建筑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蠖园文存》。 著作 著有《哲匠录》(与瞿兑之、阚铎合辑) 、《李仲明营造法式》、《蠖园文存》、《存素堂丝绣录》、《女红传征略》、《丝绣笔记》、《芋香录诗》、《清内府刻丝书画考》、《清内府刺绣书画考》、《漆书》、《紫-氏家乘》、《贵州碑传集(稿本) 》等。主持编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共七卷)。1927年根据日本传抄本重新刊刻久已失传的《髹饰录》。刊有宋李诫《营造法式》。1991年9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蠖公纪事—朱启钤先生生平纪实》。 公益事业 朱启钤热心公益事业。1914年,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发动绅士、商人捐款,将社稷坛开辟为公园,命名为“中央公园”,又名“稷园”,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园”。中央公园是北京城内最早开放的公园,当时建设的主要景点,诸如四宜轩、唐花坞、水榭、来今雨轩、习礼亭、格言亭、投壶亭、迎晖亭和兰亭八柱等,仍然是今天的中山公园的主要景点。当年园中有一楹联——“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 喜好收藏 朱启钤喜好收藏,尤以缂丝③收藏为最,据说朱启钤堪称“中国缂丝收藏第一人”。据朱启钤后人说,民国初年,清皇室贵族日趋潦倒。朱启钤从恭亲王奕欣的后人手中购得一批缂丝珍品,有的年代可至宋朝。有日本人闻讯后,曾出价百万想购买,朱启钤不为所动。但当时时局动荡,朱启钤惟恐国宝有失,遂以20万元转让给了张学良。1950年,朱启钤将珍藏的明岐阳王世家名贵文物56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文化部颁发奖状予以表彰。 解放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等。极喜藏书,特留意地方文献,故储书颇多。有藏书楼曰“存素堂”。在经营营造学社期间,收藏河渠、建筑等类图书,自称:“河漕为经国大猷,工官之掌录,幕客之秘籍,方州文献,臣僚奏议,故家架藏,往往而出”。编撰有《存素堂入藏图书河渠之部目录》1册,著录有400余种,是研究中国水利史必备资料。《存素堂入藏黔籍之部目录》1册,著录黔人文献有400余种。1953年,他将多年所藏书捐献给北京图书馆,其中黔人文献归贵州省图书馆。刻书有《黔南丛书》8种,著有《李仲明营造法式》、《存素堂丝绣录》、《贵州碑传集》等。
朱启钤相关 朱启钤故居 天津市河西区 人物关系: 女儿: 朱湄筠 北洋名媛 朱淇筠 女婿: 章以吴 (1897~1977) 外孙: 章文晋 (1914~1989) 中国杰出外交家 同年(公元1872年)出生的名人: 何庆崧 (1872~1920) 贵州省贵阳开阳县 王佐良 (1872~1935) 江苏省连云港东海 俞丹屏 (1872~1942) 浙江省绍兴嵊州 陆志刚 (1872~1938) 江苏省苏州常熟 同年(公元1964年)去世的名人: 焦裕禄 (1922~1964) 县委书记的榜样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 唐星 (1892~1964)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 黄有鸾 (1889~1964) 海南省文昌 陈致远 (1886~1964)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 朱明 (1903~1964)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 宋登瀛 (1909~1964) 陕西省宝鸡凤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