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 罗江县名人录 清[公元1734年-1802年,清代著名文学家] 李调元(1734-1802)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藏书家,字羹堂,号雨村。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初五出生于安县宝林乡李家湾,也就是现在的罗江县,病逝于嘉庆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享年六十九。乾隆二十八年(1763)李调元进士及第,钦点为翰林庶吉士,授予吏部文选司主事,之后还担任过广东乡试副考官、考功员外郎、广东学政。乾隆五十年(1785)遭诬罢职回到四川,归隐于醒园。 李调元(1734年12月29日—1803年1月14日),中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1734年,李调元生于四川罗江(今属德阳)。父亲李化楠是乾隆年间进士,官至保安同知(官名),其诗作《万善堂诗》清婉雍容,名震一时。李调元遂宁张问陶(张船山)、眉山的彭端淑合称清代四川三大才子。其中,张问陶成就最大,袁枚称其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彭端淑次之,诗名不彰;李调元第三。 李调元生在书香世家,自幼便在父亲的严格指导下攻读-,5岁即读《四书》、《尔雅》等-、史书,他记忆力过人,凡经眼经书大多过目不忘。李调元7岁即能属对吟诗。所作《疏雨滴梧桐》云:“浮云来万里,窗外雨霖霖。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一时传抄乡里,被誉为“神童”。李父曾指着屋檐上织网的蜘蛛出对:“蜘蛛有网难罗雀”,李调元便信口对道:“蚯蚓无鳞欲变龙”。对仗工整,足见其才思之敏捷。 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由吏部文选司主事迁考功司员外郎,办事刚正,人称“铁员外”。历任翰林编修、广东学政。乾隆46年(公元1781)年)正月,擢授通水兵备道等职因弹劾永平知府,得罪权相和珅,遭诬陷,遣戍伊犁,至1785年方得以母老赎归,居家著述终老。 蜀中著述之富,费密之后无与匹敌。诗作天才横溢,多反映民间疾苦,著有《童山全集》撰辑诗话、词话、曲话、剧话、赋话著作达五十余种。刊印《函海》共三十集。全卷共一百五十种书。 著有《童山诗集》40卷,戏曲理论著作《曲话》、《剧话》等。《曲话》和《剧话》多摘引前人的戏曲评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李调元主张宗法元人朴素自然的风格,反对曲词宾白的骈丽堆砌的时尚,间有对剧作本事的考证,为戏曲史研究提供了资料。难能可贵的是他记载了当时勃兴的吹腔、秦腔、二黄腔、女儿腔的流布情况,对弋阳腔、高腔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细致的探索,为后世戏曲史特别是剧种声腔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藏书籍达10多万卷。凡经史百家,稗官野史无所不览。 李调元和其从弟李鼎元、李骥元号称绵州“三李”,清代著名学者王昶在《蒲褐山房诗话》中说:“近日绵州称三李,以墨庄(李鼎元)为最。”嘉庆本《四川通志》154卷《人物》介绍李调元时云:“其自著诗文集,不足存也。”光绪本《国朝全蜀诗钞》卷十四评价李调元云:“少作多可存,晚年有率易之病,识者宜分别观之。”故调元未能入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清史稿·文苑传》。 李调元是继杨慎之后四川出现的又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他才气横溢、不畏权势、学识渊博、著作宏富,是那个时代士大夫的脊梁。他一生酷爱藏书,曾经在自己的家乡罗江县构筑了藏书超过十万卷的藏书楼,直与浙江天一阁媲美,为中国文化史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从蜀中才子到翰林学士 其父李化楠, 乾隆七年(1742)进士。调元聪明机智, 又受家学熏陶,5岁入乡塾,读“四书”、《尔雅》,过目成诵。他7岁时,来客命对:“蜘蛛有网难罗雀”,答曰:“蚯蚓无鳞欲变龙”。 李调元19岁以后,才气横溢,擅长文章,尤工书画,受业于涪江书院,“州院试俱第一”。他文笔优美,往来京师与诸名公巨卿唱和,所作诗文脍炙人口,史称“甫脱稿,人即传诵”。(同治四年《罗江县志》卷二十四)兵部尚书钱香树命作春蚕诗,他随口即成,其中有“不梭非弹却成圆”,被认为神来之笔,广为传颂。乾隆二十四年(1759)乡试,提学使“奇其文……拔第一”,使就读于锦江书院,与崇庆何希颜、成都张鹤林、内江姜尔常、中江孟鹭洲、汉州张云谷,以文章著于时,时称“锦江六杰”。 乾隆二十五年(1760),李调元礼闱落第,与父交游于京师,补恩科品级中书,与毕秋帆、祝芷塘、王梦楼、赵瓯北、程鱼门诸名士诗文唱和;又从陆宙冲学画。他颖悟力强,很快掌握了技法神韵, 精于水墨丹青,谐号“小李将军”。乾隆二十八年(1763)会试诗题为“从善如登”,李调元诗中有“景行瞻泰岱,学步笑邯郸”之句,为副总裁赏识,列为第一。总裁秦蕙田说:“此卷才气纵横, 魁墨, 非元墨也”,置为第二。他殿试中二甲十一名,入翰林院, 为庶吉士入庶常馆,后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兼文选司、翰林院编修、文选司员外郎、广东副考官。李调元为人耿直,不畏权势。乾隆三十二年(1767),他在吏部任考功司主事兼文选司掌进等小官。其职责是每日送百官履历升降循环簿签至宫门,交值日太监转呈皇帝。由于官卑职小,他常受太监欺压。一般新任职者,为求办事顺利,常常预先向太监馈赠财物。李调元蔑视这一陋规,不理睬太监的需索。太监怀恨在心,“每交簿,故迟不出”。有一天,太监下午才出宫门接簿,还怒骂李调元迟误时刻。调元厉声应答道:“我官虽小,是朝廷委任,犯罪自有国法,你怎敢随便辱骂?”说罢抓之欲面见皇帝。幸有大臣劝解, 太监才得以下台。此后,太监再也不敢向他索取见面礼了。 乾隆四十年(1775),李调元升迁文选司员外郎。乾隆四十二年(1777),因湖南巡抚公文措辞失当,他按规定不与画押。吏部尚书阿桂堂、舒赫德大发雷霆,在考察京官时,将李调元填入“浮躁”一类。乾隆帝见表册所填19人均年迈多病,惟独李调元年富力强,就询问吏部尚书:“李调元何事浮躁?”吏部大臣回复:“过于逞能。”乾隆帝一笑置之,诏令李调元仍为吏部员外郎。是年八月,李调元升任广东学政,临行前为乾隆帝召见,应对中肯,皇帝再三勉励。乾隆四十六年(1781),他任满回京复命,乾隆帝又在勤政殿召见,问其广东总督、巡抚以下-事。李调元如实对答,乾隆帝十分满意。 次日,李调元即擢任直隶通永兵备道。第二年,李调元奉旨护送一部《四库全书》去盛京(今沈阳),因途中遇雨,沾湿黄箱而获罪,被流放新疆伊犁效力;旋经袁守侗搭救,从流放途中召回,发回原籍,削职为民。他深感仕途坎坷,吉凶莫测,于是绝意仕进。有人劝他设法复职,他以东坡诗咏答说:“便从洛社休官去,犹有闲居二十年。”又在《小西湖看荷》一诗中写道:“谁开玉镜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长羡鸳鸯清到底,一生受用藕花香。”这些诗表明了李调元与官场决裂、洁身自好、纵情山水的志趣。 西川藏书第一家 李调元罢官后,回到家乡四川罗江县,在南村买地十亩,建楼一座,名曰“万卷楼”。书库建于乾隆五十年(1785)。其楼四周“风景擅平泉之胜,背山临水,烟霞绘辋川之图,手栽竹木渐成林。”他以赞赏的心情将万卷楼所在园林取名“ 园”,并赋诗:“园初筑亦悠然,地狭偏能结构坚。叠石为山全种竹,穿池引水半栽莲。拈花偶笑人称佛,戴笠行吟自谓仙。曾到名山游脚倦,此生只合老丹铅。”(《 园杂咏》) 李调元万卷楼实际上是一座藏书十万卷(省称“万卷”)的庞大书库,时人称为“西川藏书第一家”。李调元诗:“我家有楼东山北,万卷与山齐嵯峨。”藏书“分经、史、子、集四十橱,内多宋椠,抄本尤伙”。李调元每天“登楼校雠”,手不释卷。 李调元万卷楼的宝贵藏书,应是他和父亲两代人不辞辛劳、辗转购求的丰硕成果。父子两人爱书成癖,尤喜藏书,只要遇到前朝珍稀本、善本,不惜重金求购。李化楠在浙江、河北任知县、知府时, 遍购古今珍贵书籍。李调元从浙江省亲返川,将父所购书籍船装航行数千里运回老家入书库。李调元成年后,购买珍稀、善本书籍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嗜好,在做官期间,“所得俸,悉以购书”。 李调元除了多年大量购买外,藏书中还有不少系其手抄版本。李调元有抄书之癖,凡家中所无之书,即借别人所藏图书抄写。他作京官时曾如饥似渴地广抄大内藏书。其藏书中,“御库抄本,无一不备”。 自刊而藏是李调元万卷楼藏书中的另一部分。他对刊刻前人著作极有兴趣,22岁时就自刻了《李太白集》,以后几乎刻书不断。他的《函海》、《续函海》、《童山诗集》、《童山文集》均有自刻本。 李调元万卷楼珍贵藏书,是四川文化史上的一大丰碑。这一巨大的宝库,不料于嘉庆初年尽焚于匪患。这是四川文化史上一重大损失。原来在嘉庆初,四川白莲教起事,各地警报频传,社会混乱。嘉庆五年(1800),当李调元全家避乱成都时,万卷楼“忽被土贼所焚”。李调元归来后,但见平地瓦砾飞灰。他当时悲痛欲绝,“收灰烬瘗之”,并吟诗纪实: 不使坟埋骨,偏教冢藏书。 焚如秦政虐,庄似陆浑居。 人火同宣谢,藜燃异石渠。 不如竟烧我,留我待何如? 云绛楼成灰,天红瓦剩坯; 半生经手写,一旦遂成灰。 獭祭从何检,尤杠漫逞才。 读书无种子,一任化飞埃。 (同治四年《罗江县志》卷三十五《外纪》) 万卷楼被焚后,李调元“意忽忽不乐”,终在嘉庆七年(1802)十二月二十一日悲痛万分地离开了人世。 李调元一生著述宏伟,内容涉及广泛,代表作有《李调元诗集》、《雨村诗话》、《雨村词话》,刊印《函海》、《续函海》、《蠢翁词》等异于前人佳作,别具一格。当年调元与其堂弟李鼎元、李骥元连中进士,同入翰林院,连同其父李化楠为罗江留下了“一门四进士,弟兄三翰林”的佳誉。这一时期,罗江人文蔚起,竞美祠垣,其成就盛誉清代四川文坛。李调元故里原名文星镇,现更名为调元镇,素有“山不高而独秀,水不深且独清”的美誉。
李调元相关 李调元养生饮食制作技艺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 李调元传说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 同年(公元1734年)出生的名人: 和卓·伊帕尔罕(香妃) (1734~1788)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新疆自治区喀什 郑信 (1734~1782)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管干贞 (1734~1798) 江苏省常州天宁 李惇 (1734~1784) 江苏省扬州高邮市 罗绅 (1734~?) 广西自治区梧州长洲区 同年(公元1802年)去世的名人: 王文治 (1730~1802) 江苏省镇江 张惠言 (1761~1802) 江苏省常州天宁 黄易 (1744~1802) 西泠八家 浙江省杭州 魏长生 (1745~1802)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 张若渟 (1728~1802) 安徽省安庆桐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