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蒲江县名人录 蒲元,一作蒲元性,据今《成都通史》、罗开玉与谢辉《诸葛亮与三国文化》、任桂园《天府古镇羊皮书》、伍松乔《天下古成都》,称其籍贯为三国蜀国临邛人(现今四川的邛崃与蒲江县一带)。 蒲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其生卒年及生平均不太详。据《全三国文·蜀六》记载,蒲元为蜀相诸葛亮相府之西曹掾。 蒲元之才为刘备、诸葛亮、姜维所赏识,多次参与蜀国的兵器锻造、木牛流马制造等重大工程,堪称蜀汉王朝的“大国工匠”。 陶宏景《古今刀剑录》记载,蜀汉章武元年(221)辛丑,蜀主刘备采金牛山铁,令蒲元“造刀五万口,皆连环及刃,列七十二炼,柄中通之,兼有二字”,并为刘备“铸八铁剑,各长三尺六寸”。推之,蒲元锻造的-乃为蜀军的标准配置。 诸葛亮执政时,蒲元奉命“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熔金造器,特异常法”。斜谷,位于今陕西眉县之秦岭汉水之畔,蒲元“言汉水钝弱,不任淬用”。他认为“蜀江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锻刀。取水兵士偷懒,于江水中掺杂涪水回来复命,蒲元以之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姜维《蒲元别传》载:“取水者犹捍言不杂,君以刀画水,云‘杂八升,何故言不杂?’取水者方叩首伏,云实于涪津渡负倒覆水,惧怖,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于是咸共惊服,称为神妙。”时人,有“蒲元识水”之赞叹。 蒲元所锻造之刀,有断竹筒切铁珠之利,有“神刀”之美誉。姜维《蒲元传》载,他的-“以竹筒内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因曰神刀。今屈耳环者,乃是其遗范。”明代《龙文鞭影》“元性成刀”,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晋陈寿《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赵无声《快史拾遗》云:“蒲元造木牛流马,今人皆谓武侯所创。”杜佑《通典》说:“亮集督军廖立、杜睿、胡忠等,推意作木牛流马。据此,则蒲元诸人实创之,非亮自创也”。清张澍编《诸葛武侯文集故事制作篇》道,“孔明欲北伐,患粮运难致。元牒与孔明曰:‘元等推意作一木牛,兼摄双环。入行六尺,马行四步。人载一岁之粮也。’”由此,蒲元乃“木牛流马“的发明者之一。 蒲江为先秦时期濮人聚居之地,“蒲”“濮”相通,今邛崃、蒲江地区自古蒲姓为当地大姓。汉代临邛是当时西南地区的冶炼业中心,朝廷专设铁官管理冶铁,产生过卓王孙、程郑等富可敌国的豪商巨贾。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记载,临邛县“有古石山,有石矿,大如蒜子,火烧合之,成流支铁,甚刚,因置铁官。”古石山遗址位于蒲江县西来镇马湖村三角堰。迄今,蒲江县境内发现古代冶铁遗址76处。考古发现,蒲江至迟在西汉中晚期已掌握生铁冶炼、炒钢、退火脱碳等冶金技术,在当时已处于世界冶金技术发展的前沿,炒钢技术比英国工业革命时发明的炒钢法早近2000千年。 蒲江地区悠久的冶炼历史与文化传统,为培养出蒲元这样的国家级能工巧匠奠定了坚实的科技文化土壤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