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名人录 清[公元1872年-1911年] 张德渊(1872-1911),字龙启,号云墀、筠持。江西萍乡钦凤乡(今排上镇)石甲坊人。清末官员。 清同治十一年(1872)生,出身官宦世家。昆仲排行第四。其父张明毅,清同治间进士,曾任四川乐山知县。 光绪十九年(1893),中癸巳科第三名举人。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戊戌科三甲进士,花翎三品衔,同年五月,授候补知府。最初任职中书院。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广西太平知府谭国恩因故未到任,后以张德渊代之。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安抚张鸣岐边防案有功,褒奖二品衔,以道员在任候补,并署太平思顺兵备道、镇南关监督,总理全边营务处。 宣统二年十二月十八日(1911年1月18日),调代梧州知府,特授泗城知府。诰授通议大夫,晋授资政大夫。 张德渊在广西任职期间,革弊兴利,悉中肯綮,免除常例,兴办实业。设讲习所,教染织造纸之术;置查验所,除拐卖佣工之弊。巡抚张鸣歧以为奇才,委以三权,召为龙州边道。在与已成为法属殖民地的安南(今越南)的勘界纠纷中,张德渊刚柔并济,寸土不让,“外夷皆敬惮之”。在查堵私盐贩运中,多次照会法国驻龙州领事伯乐福,促使法国公使向清政府提交《越盐借道中国运输章程》,严正维护国家主权。 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洪流动摇清廷统治,巡抚电召张德渊返回省城,因忧劳成疾,在归途中病倒,后在桂林宣告独立。 民国元年(1912)逝于任所,时年40岁。其自挽联云:庸医杀人,庸臣误国;思亲万里,思君九重。 张德渊沈重寡言笑,好读书,有大志。年未冠,博览经史百家,下笔洋洋数千言。赋性诚挚,与人交,出肝胆相示;遇急难事,救之唯恐不及。著有《西征纪程》、《筹边刍议》各1卷。 其妻陈淑芳(1872-1961),享年90岁,育有3子5女。
同年(公元1872年)出生的名人: 张汉英 (1872~1916)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 张伯烈 (1872~1935) 湖北省 张山雷 (1872~1934) 著名中医学家 上海市嘉定 张世阁 (1872~1940) 民国地方名医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 张蕴和 (1872~1940) 上海市松江 同年(公元1911年)去世的名人: 张毅 (1865~1911) 天津市河东区 张煜南 (1851~1911)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张守炎 (1842~1911)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 张鲁德 (?~1911)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 杨文鼎 (1852~1911) 江苏省常州武进 庞鸿书 (?~1911)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