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福建福州名人 卢诗如

卢诗如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福州市 台江区名人录

[公元1874年-1946年]

卢诗如(1874~1946年)

卢诗如,字牧朋。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生于今台江区坡尾乡农民家庭,幼年聪颖勤奋,刻苦攻读,在仓前山鹤岭英华书院求学,各科成绩优异,英语成绩尤佳,既善会话,又会书译。毕业后,先在仓前山英国人办的屈臣氏药房工作,后由店东介绍往新加坡孟加药房工作。诗如在新加坡时,利用业余时间求学于英国办的药剂学校,经几年勤读,考核成绩优良,获药剂师执照。他生活勤俭,注意积蓄,先后在新加坡购得吉隆坡山地3000多亩,开发栽种橡胶树,发展橡胶生产,为回乡发展药业积累大量资金。

民国7年(1918年),诗如在福州城内南街开设中和药房,因生意欠佳,迁药店于蛏船坞(今台江路),并在仓山观井路设中和药房分号,经营范围有国内外成药及原料药,还有针、片、粉、液4类药品敷料,并自制成药去湿丸、益母水、橡皮油、咳嗽水,以及“六○六”、“九一四”药膏等。又附设调剂室,对外调配处方。由于货真价实,经营得法,营业经久不衰。

民国9年,诗如倡议组织福州西药研究会并担任理事长。民国16年,改称福州西药商民协会,协会隶属闽侯县公署管辖时,改称闽侯县西药同业公会。民国27年又改称福州新药业同业公会,诗如蝉联理事长。由于公会经费入不敷出,诗如献出自制“乳斑鱼肝油”秘方,由公会制造后分配给全行业推销,所得利润归公会所有。这既充实公会经费,又 英国制“各脱乳斑鱼肝油”的进口。

民国27年,诗如看到仓前山是外国人集居地方,为发挥自己懂英语会话优势,与外国人做生意,就将台江总店收盘,把全部精力倾注于经营观井路中和药店。由于注重药品质量,业务蒸蒸日上,逐年均有盈余,成为南台商界的巨商富贾。

诗如还热心教育与公益慈善事业,他看到家乡坡尾青少年失学多,就在坡尾庙设夜校,请教师上文化课,并请青年会电影队来放映电影,丰富文化生活。民国17年秋,诗如征求闽侯县教育局同意,把夜校改办为闽侯县公立桑溪小学,自任董事长。同时,他又是万寿小学董事长,积极捐款筹建福州基督教青年会。并常在年关时向穷人发放度岁钱;洪水泛滥时,向灾民施粥;途有曝尸时,则捐资施棺收埋死者。每行善举,皆通过救火会等团体名义代为施行。他德高望重,深受群众爱戴,先后被公推为台江区万寿救火会理事长、台江积善社名誉社长、台江镇镇长等职。民国35年9月17日,卢诗如逝于台江区坡尾老家,享年72岁。



  同年(公元1874年)出生的名人:

杜锡珪 (1874~1933)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林炳章 (1874~1923)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严伯玉 (1874~1942)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徐衍清 (1874~1954)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

徐碟姑 (1874~1968)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同年(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

王增祺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

郭则澐 (1882~1946)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何岂 (1899~1946)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

卢春兰 (1887~1946)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

张宝麟 (1883~1946) 陕西省安康紫阳县

蔡起八 (1917~1946)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

12

送花
13
上一篇:孙朗川
下一篇:翁礼馨

最新评论

◎八字排盘◎
姓 名:
   
生 日:
时 辰:
夜子时处理: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

福州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