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 枞阳名人录 明[公元1575年-1625年,东林六君子] 左光斗(1575一1625),字共之,又字遗直,号浮丘,今横埠乡忠毅村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 其父左出颖,乡人称左太公,生9子,光斗排行第五。光斗出身贫苦,从小发愤图强,有大志。 万历四十七年,光斗任左佥都御史时,巡视京城,目睹豪绅恶吏罪恶活动,非常气愤,一举缴获伪印70多枚,拘捕伪官100多人,纲纪一振,-恶吏畏惧敛迹。 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光斗领直隶屯田事,见京城东南“荒原一望,率数千里,高处为茂草,洼者为沮洳”。他经过周密考察,向朝廷呈交了《足饷无过屯田,屯田无过水利》之疏文,主张北方效仿南方,兴修水利,种植水稻。并提出“三因”(一因天时、二因地利、三因人情)、“十四议”(一议浚川、二议疏渠、三议引流、四议设坝、五议建闸、六议设陂、七议相比、八议筑池、九议招徕、十议力田之科、十一议募富开爵、十二议择人、十三议择将、十四议兵屯)。奏章获得皇帝赞赏,下旨准行。朝廷委派通判卢象观主持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光斗还亲巡阡陌,督促官吏从事农垦,广招南方农民到北方传授种植桑麻禾麦等技术;他又向朝廷启奏:今后朝廷考核官吏政绩,应当侧重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如果荒废农田,即使其他方面可观,也只能列为下等。由于光斗的倡导和躬亲力行,使幅员辽阔荒芜人烟的不毛之地,变成米粮仓。 万历四十七年,辽东事起,北关被攻破,神宗皇帝长年不理朝政,光斗感到国家安危在急,必须重视战备和积粮,开设“屯学”和“武学”以御外患。光斗上疏曰:“今日之事,辽安则天下安,辽危则天下危;皇上御朝则天下安,不御朝则天下危。”三次奏掌,神宗置之不理,致使女真族乘机崛起,向南扩张,步步紧逼,导致后来明王朝的覆灭。 万历四十八年,熹宗继位。时光宗宠妃李选侍盘居乾清宫,外倚阉党,内欺幼君,诈称光宗遗嘱要垂帘听政。以光斗为首的东林党人,恐阉党独掌朝纲,力持正论,疏请移宫,排斥阉权,肃清宫禁。熹宗见疏甚悦,又得到给事中杨涟和内臣王安的支持,李妃见势,只得由乾清宫移居岁鸾宫。 光斗知人善用,曾竭力举荐史可法。后来,可法不负其师厚望,成为明末朝廷的重臣。光斗生活的年代,系明王朝即将覆没的年代,君昏臣佞,不以社稷安危为己任,而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阿谀则贵,持正则诛,朝政为魏忠贤所把持。光斗、杨涟等人为重振朝纲,同魏忠贤等作生死斗争。光斗曾疏列魏忠贤32条当斩的罪状,不料魏先发制人,诬光斗受贿银2万两,并假传圣旨把左、杨逮捕,直接关进监狱。天启五年(1625年)七月,光斗于狱中被摧残致死,时年51岁。思宗即位,追赠为右副都御史,赐国礼祭葬;赠太子少保,谥“忠毅”,奉祀乡贤祠。后人在县城建“左忠毅公祠”,以褒扬其一生正气和业绩。 光斗一生好学,少时爱读节义传记,后来精研程朱理学,著有《易说》、《左光斗奏疏》。
左光斗相关 左忠毅公祠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啖椒堂及左公祠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同年(公元1575年)出生的名人: 魏大中 (1575~1625) 东林六君子 浙江省嘉兴嘉善县 钱士升 (1575~1652) 明代状元、礼部尚书 浙江省嘉兴嘉善县 吴宗达 (1575~?) 江苏省常州武进 沈国模 (1575~1656) 浙江省宁波余姚 同年(公元1625年)去世的名人: 赵宦光 (1559~1625) 熊廷弼 (1569~1625) 辽东三杰 湖北省武汉江夏区 魏大中 (1575~1625) 东林六君子 浙江省嘉兴嘉善县 周朝瑞 (?~1625) 东林六君子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 袁化中 (?~1625) 东林六君子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 顾大章 (1567~1625) 东林六君子 江苏省苏州常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