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 宣州名人录 明[公元1557年-1627年] 沈有容(1557—1627),字士弘,又字瀛海,号宁海,宣城洪林人。幼年即从其叔状元沈懋学习诗学文。可是,他少年时便“驰马试剑,好兵略”,对习武兴趣更浓,立志从戎。万历七年(1579)他参加乡试,中武举而补任河北昌平州千总,后因抗击蒙古鞑靼部落有功而升为广宁中卫千总。 他在三入澎台收复台湾后,万历四十七年(1619)于定海任上写出他从戎纪实的传记体文章《仗剑录》。这篇力作诠释了他爱国的内涵,除排除个人恩怨和平海盗、识敌情,避免错杀裴光袍等交夷129人外,重笔记叙了三次在抗倭驱荷中同诡谲的倭寇勇敢决斗与拚杀的战斗实况。 他第一次入台进行反侵略保卫战是万历三十年(1602),日本关白(即宰相)丰臣秀吉为对外扩张,派兵从海上进犯,侵占澎湖和台湾列岛,欺凌人民,抢夺财富。倭人侵犯东番(台湾)岛,肆行-烧杀,并掳掠男妇充当本土奴隶,沿海百姓深受其害。沈有容奉命出师暗剪敌哨,直上东番岛,一举全歼了倭寇,夺回被掳男妇370多人。这就是著名的早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胜利保卫战。这一海战的获胜,沈有容得益于与老将军陈第先于4月初,冒死侦察敌情,研究战术取得全胜。至今厦门市南陀寺西侧摩崖刻石“万历辛丑四月朔,三山陈第、宛陵沈有容同登此山,瞭望极天,徘徊竞日。”此所谓“瞭望”与“徘徊”,就是战斗前假称的窥探与侦察的意思,这块视为国宝级的崖刻贵为今天海战史的见战。 第二次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初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使节韦麻郎等拥三艘巨舰约一千多人,趁明军换防之际,占领了马公岛(澎湖岛)。他们名为求市贸易,实则企图霸占澎湖列岛。沈有容负命“先驾渔艇,直抵麻郎船”,以互市说明我国“不建交、不通商”的规定,晓以利害。红夷人胆怯,迫使韦麻郎从已经占了五个月的澎湖撤离。这是我国海限外交史上首次不动干戈而御侮成功的先例。至今让我们见证容颜历史的澎湖马公岛天后宫摩勒“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碑石依然兀立默数着当年的记忆。韦麻郎回国后,曾写《航海记》一书记叙当年与沈有容索市交贸事。 第三次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三月,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命令长崎代官村山等安占领台湾,时沈有容应命出任福州参将率先登东沙岛(马祖群岛)窥侦敌情,采取以倭制倭的办法,迫使明石道友弃戈投降。 沈有容在闽浙戍边十五年之久,因功绩卓著,擢升为都督佥事、山东总兵。他三次保台抗倭驱荷都是战功赫赫的大英雄,可是迎来的却是权贵者们诋毁与讧讦。天启四年(1624),沈有容以67岁高龄恳职解甲归田,息隐家乡著书立史,他发启族人沈有宾、沈浦生和亲友屠隆、陈正谊等合力撰稿修《宣城洪林沈氏宗谱》(下称《沈谱》),把沈氏家世渊源、世牒世系和名人雅士的功德懿行以“艺文”、“列传”形式撰稿刊入谱内,作为后人警世和效范。 沈有容自集自刊的《闵海赠言》一书和天启五年(1625)年开刻刊行的《沈谱》,不是同一时期刊印的。《闵海赠言》全书内容是当年闵中显官名士赠给沈有容诗词歌赋碑记序之汇集,多载沈氏镇闵业绩(姚氏《沈有容罕见史料》)。此书刊刻得力于陈第老将军。陈第(1541—1617),诸生,福建连江人。他从福建总兵俞大猷学兵法。陈第曾是戍九边之一的蓟镇将军。他为保家卫国,在沈之麾下献策献力,并致力搜集闵中官人雅士赞扬沈有容嘉咏篇章汇集成书作为闵人向沈氏奉献的“酬德情书”,题名《闵海赠言》,实质上是沈有容海战纪实的“功劳簿”。 万历七年(1627)沈有容在故里逝世,谕赐祭葬。死后被追赠都督同知、光禄大夫。
同年(公元1557年)出生的名人: 鲁本斯 (1557~1640) 巴洛克绘画风格在整个西欧的代表 董应举 (1557~1639)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 黄流芳 (1557~1628)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 郝敬 (1557~1639) 明代大学者、刚直谏官 湖北省荆门京山县 杨廷筠 (1557~1562) 浙江省杭州 同年(公元1627年)去世的名人: 李宗延 (1563~1627)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罗尚忠 (1584~1627) 安徽省池州青阳 赵南星 (1550~1627) 明代散曲作家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 明熹宗朱由校 (1605~1627) 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天启 北京市东城区 魏忠贤 (1568~1627) 明朝末期宦官 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 叶向高 (1559~1627) 明朝首辅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