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 泾县名人录 [公元1878年-1947年,国学大师] 胡朴安(1878~1947),学名韫玉,字仲民。泾县溪头村人。青年时孜孜好学,涉猎广传。既读儒学经史,又习中西算术。七次应试,六次被黜,最后一次院试,首场例考杂学,胡朴安报考算术,入场得题“算论”一篇,因恨主试人之昏,敷衍成章,交卷出场。正场考试“经义策论”,又草草成篇,纳卷出场,竟然获取。光绪三十年(1904 年)离乡去当涂黄池镇,在同乡翟晏如家为家塾教师,常往芜湖购报刊新书,如《民约论》、《自由原理》、《天演论》,以及鼓吹革命文章,读后颇受启迪,思想得到进步,自誓不再应试,并与翟晏如共商“领垦”计划,以此为名,以垦为备,积粮招兵,蓄积力量,响应革命。次年日俄战争将近结束,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胡朴安闻悉“气为之壮”,便去芜湖万春圩开垦,胡朴安主持垦事,翟晏如负责筹款。胡朴安亲往上海购回耕田机2 台,自学拆卸安装方法,亲手扶犁耕作。两年垦田万亩,躬耕之余,研读政治法律、革命书籍及唐宋诗文,于芜湖结识安徽公学-、李光、刘师培、汪孟邹、江丹候、洪泽丞等进步知识分子,过从甚密。 垦田事业由于连年水患难以为继。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胡朴安弃田去沪,原想参加反清活动,因“无以立足”,便至同乡朱姓裕源纱厂任会计。自此每隔一日去国学保存会藏书楼看书,并加入国学会,结识陈佩忍、柳亚子等人。宣统二年(1910 年)与弟胡寄尘同时参加南社,继又加入同盟会,任《国粹学报》,同时为《民立报》(于右任创办)主要撰稿人。辛亥革命前,受聘《太平洋报》专撰社论,同时为《中华民报》撰写社论并兼评议员。后去《民国新闻》、《民权报》主持笔政,在上海新闻界颇有影响。宣统三年秋受聘为中国公学教授兼授竞雄女子学院文学课。并常为诸报撰稿著文。民国4 年(1915 年)春应汪子实之邀往福建,会见许世英留作秘书,供职十余日托词回沪,仍去原校执教。闽方催归,不得已二次去闽供职,藉公务之便遍历20 余县,体察民情。次年辞职返沪,仍去《中华民报》供职,兼为《民国日报》、《新共和报》撰文。10 月,受许召赴京任交通部秘书,次年5 月辞职回沪,在女学任教,兼《民国日报》。7 年任国民大学教授。12 年与柳亚子、陈望道等发起组织新南社。民国16 年,任《民国日报》报务委员,19 年出任-专门委员,次年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民国21 年染病辞职回沪。病愈任持志大学、国学专修馆等校教授。民国28 年4 月,突发脑溢血,半身偏废,遂闭门著述,4 年余撰文52.3 万余言,诗词千首。抗战胜利后病愈,出任上海市通志馆馆长,上海市文献委员会主任委员,《民报》报务委员会主委等职。民国36 年7 月病逝。 胡朴安一生著述甚丰,时人尊为国学大师,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史》、《文字学丛论》、《中国学术史》、《中华全国风俗志》、《俗语典》等,收入《朴学斋丛书》的有:《周易古观》、《周易人生观》、《周易学》、《尚书新义》、《墨子学说》、《中国习惯-》、《宣纸说》等,凡数十种,数百万言。
同年(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朱师辙 (1878~1969)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 汪孟邹 (1878~1953)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 吴麟书 (1878~1930)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 刘三 (1878~1938) 上海市徐汇区 陆士谔 (1878~1944) 上海市青浦 同年(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 钱毅 (1925~1947)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 周学熙 (1866~1947) 近代民族工业创始人之一 安徽省池州东至县 蒋瑞春 (1879~1947) 江苏省扬州 筱丹桂 (1920~1947) 浙江省绍兴嵊州 项绳武 (1900~1947) 上海市徐汇区 徐宗泽 (1886~1947) 上海市徐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