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浙江宁波名人 方孝孺

方孝孺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宁波 宁海名人录

明[公元1357年-1402年,明朝大臣]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宁海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福王时追谥“文正”。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宁海人。父亲方克勤,是洪武年间的一名奉公守法的官吏,在《明史·循吏》中自有传记。方孝孺年幼时十分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乡亲们称他为“小韩愈”。成年后跟着宋濂学习,宋濂的门生中的知名文人都不及他。就连前辈的胡翰,苏伯衡也自认不如。方孝孺反而轻视文辞写作的学问,常以宣明仁义治天下之道、达到时世太平为己任。他曾因病卧床,家中粮食断绝。仆人将情况向他报告,他笑着说:“古人三十天仅进食九次,贫穷困扰何止我家啊!”父亲方克勤因“空印”事获罪而被处死,他扶持灵柩归乡安葬,哀情感动了行路的人们。

步入仕途

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吴沉、揭框的推荐,被朱元璋召见。朱元璋欣赏他举止就庄严肃,对皇太子朱标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后来,被仇家连带举发,逮捕到京,朱元璋在案卷上看到他的名字,便释放了他。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朱元璋说:“现在还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授予其汉中教授之职,每天给众儒学生员讲学,毫不倦怠。蜀献王朱椿听说方孝孺的贤名,聘请他当世子的教师。他每次见面,就向世子陈说道德。蜀献王以特殊的礼遇表示对他的敬重,把他读书的庐舍命名为“正学”。

朱允炆即位,征召他任翰林侍讲。第二年又升调他做诗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都要向他询问。朱允炆喜欢读书,每当碰上疑难,就召见他让他讲解。朱允炆临朝,百官奏事,决定群臣的面议可否施行时,朱允炆有时命令方孝孺趋身屏风之前批答文书。当时修撰《太祖实录》以及《类要》诸多典籍,方孝孺都担任总裁。更定职官制度时,方孝孺的官职改为文学博士。燕王朱棣起兵南下,朝廷议定讨伐,诏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的手笔。

辅佐建文

建文三年(1400年),燕军攻掠大名府。朱棣听到齐泰、黄子澄已经奔窜的消息,-请求朱允炆命盛庸、吴杰、平安诸将停止军事行动。方孝孺建议:“燕军长期驻扎在大名府,天气暑热降雨,他们应该会不战自疲。火速命令辽东诸将进入山海关,进攻永平府,真定府诸将过卢沟桥直捣北平,燕王他一定回军救援。我方以大量军队追随燕王之后,可以取得擒拿他的结局。现在他的奏事文书恰好送到,应暂且给以答覆,文书往返时间超出一月,就会使得他的将士心 意懈怠。我方商定合击的态势,进而消灭燕军,就不会很费事了。”朱允炆表示赞同,命令方孝孺起草诏书,派遣大理寺少卿薛岩乘车马疾行,答覆燕王,完全赦免燕王的罪行,让他罢兵回归自己的属地。又写下传布的谕旨数千字交给薛岩,拿到燕军之中,秘密散发给众将士。薛岩到燕军中,他将谕旨藏匿起来,不敢出示给将士们,燕王也没有尊奉诏令。

建文三年(1400年)五月,吴杰、平安、盛庸派遣军队扰乱燕军粮饷运输线。朱棣又派遣指挥武胜-朱允炆,伸诉以前的请求。朱允炆想要应允,方孝孺说:“此时若停止军队作战,以后就难以再次凋动集中了,愿皇上不要被燕王所迷惑。”朱允炆便杀了武胜来,拒绝朱棣的请求。不久,燕兵抢掠了沛县,烧毁粮船。这时候,讨伐河北的军队疲乏无功,而德州运送粮饷的道路又被断绝,方孝孺以此深感忧虑。由于朱棣的世子朱高炽性情仁厚,他的弟弟朱高煦则狡狯谲诈,又得到朱棣的宠爱,曾想夺取世子的地位,方孝孺谋划用计策离间他们,造成他们内部变乱。于是将这一建议禀报朱允炆,派遣锦衣卫千户张安携带着有皇帝玺印的书信,前往北平赐予燕世子。世子收到书信没有启封,连同张安一起送往燕王军前,方孝孺的离间计谋无法实行。

建文四年(1401年)五月,燕军到达江北,朱允炆下诏征集各地军队。方孝孺说:“事情太紧迫了。派人前去以割地向燕王作许诺,拖延几天,东南一带征募的军队会渐渐汇集,北方军队不善于驾舟操揖,决战于江上,胜负还是难见分晓的。”朱允炆派遣燕王的堂姐庆成郡主前往燕王军中,陈述割地议和的条件,燕王不听。朱允炆命众将调集水军于江上,而陈瑄率战舰投降了朱棣,燕军便渡过了长江,时间是六月乙卯日。朱允炆忧虑畏惧,有人劝他前往别的地方,图谋复兴。方孝孺坚决请求守卫南京城池以待援军,即使事不成功,也应为社稷而死。乙丑日,金川门大开,燕军入城,朱允炆0。这一天,方孝孺也被抓进了监狱。

被诛十族

当初,朱棣率军从北平出发时,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朱棣,说;“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朱棣点头应承。

至此,朱棣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被召到朝廷,悲切哀恸的声息响遍大殿的台上台下。朱棣走下卧榻慰问他说:“先生不要自取忧苦,我的打算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辅佐成王的方式。”方孝孺问:“周成王在哪里?”朱棣答:“他0而死。”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朱棣说:“国家有赖于成年的君王。”方孝孺说:“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答道:“这是我们朱家的事。”回头示意左右侍者授予方孝孺纸笔,说道:“诏示天下,非得由先生您来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笔掷到地上,边哭边骂道:“死就死了罢,诏书我绝不能起草。”朱棣发怒,命令将方孝孺车裂于街市。方孝孺慷慨赴死,作绝命之词说道:“上天降下战乱忧患啊,谁知道其中的缘由,奸邪的臣子如了愿啊,求取国柄耍弄计谋。忠正的臣子愤怒悲怨啊,血泪淌流;以此血泪为君殉葬啊,或者另有什么企求。呜呼哀哉的悲鸣啊,大概不是我的怨尤。”时年四十六岁。他的门生、德庆侯廖永忠的孙子廖镛与其弟廖铭收拾他的遗骨,掩埋在聚宝门外的山上。

方孝孺有位兄长方孝闻,他致力学问,举止淳厚,先于方孝孺去世。弟弟方孝友与方孝孺一同赴刑场,也赋诗一首而死。妻子郑氏及两个儿子中宪、中愈事先自缢身亡,两个女儿跳进秦淮河溺死。

方孝孺的著作从此也被列为-,永乐年间凡藏书者皆为死罪。但是,仍有人冒死藏之,如《侯城集》等,使方孝孺的文章得以传世。

身后之事

朱高炽即位后,吩咐礼部:“建文朝众臣,已遭处决示众。他们的家属沦为官籍奴仆者,都释放为民,发还他们田地。其外亲戍边者,只留下一人于戍守之处,其余释放还乡。”

万历十三年(1558年)三月,释放因方孝孺获罪而被贬谪守边者的后裔,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共有一千三百多人。然而方孝孺一家死绝,无后代,惟有方克勤之弟方克家有儿子名孝复。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方孝复曾-皇帝,请求减损信国公汤和增收的宁海县的赋税,被贬谪戍守庆远卫,因编入军籍,在诛灭方孝孺“十族”时得以免死。方孝复的儿子方琬,后来也获释为民。明世宗时,松江人俞斌自称是方孝孺的后裔,一时士大夫们都相信了他的话,还为此纂成《归宗录》。不久方氏觉察到其中的虚假,告到官府,才了结此事。明神宗初年,有诏旨褒扬、编录建文朝的忠臣,在南京建起表忠祠,被旌表者,徐辉祖为首,其次就是方孝孺

方孝孺诛十族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方孝孺曾从宋濂学习,他的文章、学问为宋濂诸弟子之冠。但他轻文艺,重教化,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是年任汉中府教授,蜀献王聘他为世子师。明惠帝时(1399—1402年)任翰林侍讲,颇受信任,凡大政多所咨询,当时《明太祖实录》及《类要》等书皆由他总裁。惠帝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发动争夺皇位的战争。惠帝廷议讨伐,诏檄也都出于方孝孺之手。朱棣夺得皇位后要他投降并命他起草诏书,他却写了“燕贼篡位”四字,于是被杀,宗族亲友株连者数百人。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贰,明成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明成祖答应了他。南京陷落后,方孝孺闭门不出,日日为建文帝穿丧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强迫他来见自己,方孝孺穿着丧服当庭大哭,叫人反复劝他归顺,不听明成祖要拟即位诏书,大家纷纷推荐方孝孺,遂命人将其从狱中召来,方孝孺当众嚎啕,声彻殿庭,明成祖也颇为感动,走下殿来跟他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成王来了。”方反问:“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0。”方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国赖长君。”方说:“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并让人把笔给方孝孺,说:“此事非先生不可!”方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诏不可草。”成祖暗压怒火说:“即死,独不顾九族乎?”方孝孺用更大的声音答道:“便十族奈我何?”朱棣气急败坏,恨其嘴硬,叫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撕至耳根,一面命人继续将方孝孺关押狱中,一面搜捕其亲戚家属等人,以及他的学生,算作十族,押解至京,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个一个杀戮。每杀一个追问一声,是否回心转意。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服于朱棣的淫威。当弟弟方孝友被押到时,方孝孺看着因受自己牵累而行将就戮的弟弟,不觉泪如雨下。方孝友从容吟诗一首,宽慰方孝孺:阿哥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方孝孺也作绝命词一首: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方孝孺被押到南京城聚宝门外磔死,遇难时年仅四十八岁。明代历史地理学家王士性曾评价道:“自古节义之盛无过此一时者。”清代学者齐周华也认为:“靖难受祸惨烈者,亦莫若孝孺。无论知与不知,无不义而悲之。”老南京相传明宫午朝门内丹墀上的血迹石,即为方孝孺颈血所溅而成,雨后看血迹石,血色鲜红欲滴,嗅之似犹有血腥味!

方孝孺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上吊 ,两个女儿年未及笄,一齐投秦淮河自尽,受他牵连被杀的有八百七十三人,入狱和充军流放者达数千。

永乐初年,为清除建文余党,朱棣采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诛十族”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有的文人犯了罪,不光他的亲戚九族,而且他的朋友也要被株连处死,这就叫杀十族。当时的恐怖气氛可见一斑。太监的势力在永乐朝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许多太监都参与到了政治中来,并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也是明朝宦官干政的祸根。

方孝孺

明朝大臣方孝孺墓,座落于雨花台江南第二泉后山。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明神宗朱翊钧下诏褒录建文帝时期的诸多忠臣,建表忠祠于南京。位列首位的是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史载朱棣入京师时,徐辉祖守在徐达祠堂之中不予迎接,最终被幽禁致死),其次便是方孝孺。至此,方孝孺终于沉冤得雪。

方孝孺平反后,当时在留都南京为官的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聚宝山木末亭下方找到方孝孺的墓葬,重新为其修墓、建祠。方孝孺的墓葬终于得以保存,不至于被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方孝孺墓从明万历年间汤显祖为其修墓建祠开始,历代均有修葺,现存明代方正学(孝孺)墓碑,是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八月,两江总督李鸿章所立,碑右首书“同治五年八月重修”,左首书“署两江总督李鸿章敬题”,碑中刻“明方正学先生之墓”。另一通碑志为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重修,时任江苏省长韩国钧在方孝孺墓前建立了石牌坊,重立了一块碑。抗日战争期间遭受战火浩劫,墓碑倒卧在地。-再度遭遇破四旧的破坏,除了两块破旧的石碑幸存外,牌坊、祠堂等都荡然无存。

1999年,雨花台风景区重修方孝孺墓。现墓区由牌坊、神道、方孝孺铜胸像、24块碑刻组成。方孝孺铜像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刘焕章教授所塑,碑刻系历代文人墨客和政要名流对方氏的赞誉之辞,均由当代知名书画家所书。墓前平台、墓碑、墓丘及墓后护壁组成轴线对称式布局,依山就势,保持原有的环境风貌。

石牌坊高5.05米,神道连接牌坊和墓碑,墓碑高4.2米,著名书法家尉天池手书“明方正学先生之墓”镌刻镏金。墓丘建在原土冢上,下部为直径4.6米的圆柱体,上部为2.1米的半球体,总高达4.5米。墓区全部由青石筑就。环境幽静,树高林密,古柏参天,自成一景。

方孝孺的故事

其时,燕王(即明成祖)已入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求生。方孝孺不降,燕王便以之为奸臣,捕入狱。燕王登基称帝。知方孝孺名重天下,欲用之以收揽人心,屡次示意:当贰臣释放、封官,却遭严辞拒绝。一日,成祖从狱中带出方孝孺,取来纸笔,命其撰写即位诏书。说“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方孝孺接笔而写“燕贼篡位”四字后,投笔于地,边哭边骂:“死即死,诏不可得!”成祖怒不可遏,吼道:“汝不顾九族矣!”方孝孺厉声而应:“便十族奈我何!”成祖命武士用刀撬其嘴,割至耳根。方孝孺仍怒骂不绝,口中鲜血喷到御座。成祖令将其打入死牢,最后将方孝孺处死于南京聚宝门外,诛其十族。(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方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方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欲使孝孺草诏,召至,悲痛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方曰:“成王安在?何不立成王之子、弟?”成祖曰:“此朕家事,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方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但书“燕贼篡位”四字,成祖怒,命磔诸市,诛其十族。) 后来方知,早先,方孝孺的父亲张罗着选定了一处墓地,晚上,梦见一条吐着红信子的红蛇王诚恳地请求,要方家暂缓一两天才破土动工,它的家族会尽快迁徙离开的。第二天,方家仍按原计划,挖土造墓。不一会,工人惊呼,“挖着红蛇窝了!”只见数不胜数的红蛇惊惶蠕动、四处逃窜。方孝孺的祖父辈下令火烧刀砍,将红蛇们赶尽杀绝。当晚,满身鲜血的红蛇王梦中诅咒:“你方家杀我多少,我也杀你们多少!”不久,方家喜获麟儿方孝孺。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方孝孺,从小就很聪明也很用功,他伶牙俐齿,长有异像―――舌头是红色的!方孝孺正是红蛇王转世而来。方孝孺(红蛇王)故意抗旨惹祸,以达到灭方家九族的宿愿;而诛杀九族共计八百又七十三人,又抵不过当年红蛇被杀数字!方孝孺(红蛇王)于是蓄意激怒燕王,“便十族奈我何!” 假他人之手,再诛其门生一族,而终复其仇! 所以冤冤相报。

方孝孺《指喻》

主要内容是方孝孺的朋友郑仲辨,姆指上长了一颗东西;后来因为没有及时治疗导致手越肿越大,去看医生又被训斥了一番后,花了好久才痊愈。引申出来的意思,是要人们能防微杜渐,勿以状况小而不注意。

天下的事情往往发生于极细小的时候,(稍不注意)最后就会酿成大祸;开始以为不足以整治,而后来会变得无法收拾。当事情很容易处理时,舍不得用一点时间精力,忽视它而不予顾及;到事情成了问题,于是花费更长的时间,耗费更多的精力,也仅仅予以克服,像这手指病情一样,因小失大的事多着呢。

方孝孺后人

方孝孺还有后裔,这本身就是令人诧异的一件事情。明代著名学者方孝孺因忠于明皇朝建文帝而忤明燕王朱棣,最终遭灭门之灾,而且是灭十族,他有否留下直系后裔一直是个历史谜案。而今天,这位来自黑龙江某所大学正在念新闻系的大学生何俊告诉我们,他就是方孝孺的第23代后裔。

何俊说,一直以来父辈就告诉说,我们是方孝孺支系的一个房派。当时,浙江海宁典史魏泽奉皇帝的命令查抄方孝孺全族,出于对方孝孺的景仰,他把方的第三个儿子方圣藏起来了,交给方的学生俞允,俞允把这个只有几岁的方圣带到华亭抚养成人,并把自己的养女嫁给方圣,生了4个儿子,大儿子通公就是在这个时候迁到庐江,世代繁衍。庐江,是何氏家族的发源地,从通公开始,为了避开皇帝的追杀就改姓何了。于是,方家一族立下的一个规矩:“生者姓何,死者姓方。”在清末年太平天国期间,何乘茂又从庐江迁到合肥,不断繁衍。庐江地区的方家在修总谱,而合肥的这个分支也一直在交纳修谱的费用。

何俊在得知这个身世之谜后,便在网上搜索关于方孝孺的后代的资料,就这样与同样关注家谱文化的柳哲认识了。为了查资料,何俊特意从黑龙江下来,在北京的各大图书馆间查了半个月《方何宗谱》等资料后,证实其为方孝孺的直系后裔。现在,在国家图书馆的《方何宗谱》是1901年(光绪27年)出版的家谱,而在庐江修的那份宗谱则是1927年修的,并不完整,欠缺了前代的不少资料。“即使如此,理清以后,发现从第一代到我们这一代,线索都很清晰。我们这一代是‘基’字辈。我的名字没有按这个辈系来取,而是按何家的谱系来取名的。现在我不会改姓,但还是希望后辈可以重新姓方。”

人物评价

朱元璋:此庄士,当老其才。

姚广孝: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朱高炽:若方孝孺辈,皆忠臣,诏从宽典。

李贽:孝孺自幼精敏绝伦,双眸炯炯,日读书积寸。为文雄迈深醇,乡人呼为小韩子。

钱士升:孝孺十族之诛,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杀,愈杀愈激,至于断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顾。

乾隆帝:当时永乐位本藩臣,乃犯顺称兵、阴谋夺国,诸人自当义不戴天。虽齐泰、黄子澄等轻率寡谋,方孝儒识见迂阔,未足辅助少主;然迹其尊主锄强之心,实堪共谅。及大势已去,犹且募旅图存、抗词抵斥;虽殒身湛族,百折不回,洵为无惭名教者。

张廷玉:帝王成事,盖由天授。成祖之得天下,非人力所能御也。齐、黄、方、练之俦,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是岂泄然不恤国事而以一死自谢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观之,固未可以成败之常见论也。

蔡东藩:方孝孺一迂儒耳,观其为建文立谋,无一可用,亦无一成功。至拒绝草诏,犹不失为忠臣,然一死已足谢故主,何必激动燕王之怒,以致夷及十族,试问此十族之中,有何仇怨,而必令其同归于尽乎?

胡适:①方孝孺是明初一个了不起的人。外人常说中国很少殉道的人,或说为了信仰杀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细想想,这是不确的。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倡‘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而殉道的不少。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方孝孺在燕王进入南京后,因拒绝起草即位诏被杀了十族。当时姚广孝曾劝明成祖给读书人留个种子,明成祖不听,终于把他灭九族,灭十族。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纸只字也是有罪的,这是明成祖要毁灭方孝孺的政治思想。②所以以后明朝200年,再没有政治思想家。我国政治思想在14世纪以前,决不逊于欧洲,但近500年来何以不振,这是由于方孝孺被杀的惨剧所造成的。


  方孝孺相关

方孝孺墓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

中国古代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著名功臣

谥号为“文正”的历朝名人


  人物关系:

父亲:

方克勤 (1326~1376) 明初济宁知府


  经历历史事件:

靖难之役 (公元1399年--公元1402年)



  同年(公元1357年)出生的名人:

沈度 (1357~1434) 明朝著名书法家 上海市金山区

沈粲 (1357~1434) 上海市松江

黄旸 (1357~?) 福建省莆田市

宗喀巴 (1357~1419)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

蓝智 (1357~?)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同年(公元1402年)去世的名人:

黄子澄 (1350~1402)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

黄观 (1364~1402) 明朝状元 安徽省池州贵池

戴德彝 (?~1402) 浙江省宁波奉化

卢原质 (?~1402) 浙江省宁波宁海

孛儿只斤·坤帖木儿 (1377~1402) 蒙古第二十任大汗 内蒙古自治区

徐增寿 (?~1402) 安徽省滁州凤阳

35

送花
13
上一篇:何利彩
下一篇:周玉洁

最新评论


免费八字算命 缘主八字测算 免费八字排盘
免费八字算命姓名:
免费八字算命性别:
免费八字算命生日:
出生时辰:
√ 在线测试
宁波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