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镇海区名人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福家,核物理学家 1936年6月11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镇海。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监(校长),复旦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校长。领导、组织并基本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 给出复杂能级的衰变公式,概括了国内外已知的各种公式,用于放射性厂矿企业,推广至核能级寿命测量,给出图心法测量核寿命的普适公式领导实验组用g共振吸收法发现了国际上用此法找到的最窄的双重态。在国内开创离子束分析研究领域。在束箔相互作用方面,首次采用双箔(直箔加斜箔)研究斜箔引起的极化转移,提出了用单晶金箔研究沟道效应对极化的影响,确认极化机制。与J.H.Hamilton合著ModernAtomic&NuclearPhysics。 人物简介 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所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3年当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 领导、组织并基本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给出复杂能级的衰变公式,概括了国内外已知的各种公式,用于放射性厂矿企业,推广至核能级寿命测量,给出图心法测量核寿命的普适公式;领导实验组用γ共振吸收法发现了国际上用此法找到的最窄的双重态。在国内开创离子束分析研究领域。在束箔相互作用方面,首次采用双箔(直箔加斜箔)研究斜箔引起的极化转移,提出了用单晶金箔研究沟道效应对极化的影响,确认极化机制。 代表性专著 有《现代原子与原子核物理》。杨福家于1993年至1999年出任复旦大学校长。2001年起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注:英国大学校长不处理具体行政事务,约相当于我国的名誉校长),已连任三届,成为出任英国知名院校校长的第一位在籍中国人。 荣誉 >>1984年被国家科委定为国家级有杰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88年成为李政道教授主持的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中心特别委员 >>1995年获日本创价大学名誉科学博士 >>1998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 >>1999年获香港大学名誉科学博士 >>1999年获英国诺丁汉大学名誉科学博士 >>2002年获美国康涅狄克大学名誉科学博士
杨福家相关 复旦大学校长(1993年至1999) 相关院校: 复旦大学 同年(公元1936年)出生的名人: 张仁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 重庆市大渡口区 张涵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徐州沛县 张恭庆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市 孙义燧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温州瑞安 苏定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常州武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