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嵊州名人录 [公元1895年-1960年] 王永春(1895—1960) 男,演员、科班教师。原名黄杏春,浙江省嵊县长乐贵门乡人。家贫如洗,辍学耕耘。15岁拜男班名须生王凤祥为师,改名王永春(从师姓,寓永葆青春之意),学唱小歌班。初工老生,后改小生,唱“南调”,属“南派”艺人。从艺不久,即因唱腔清越,台风潇洒而崭露头角,与名旦白玉梅合作,人称“王永春白玉梅班”,在浙江闻名。1917年10月26日初进上海,搭梅朵阿顺班,在镜花戏园演出。1919年与卫梅朵、马阿顺、张云标、马潮水、白玉梅等名演员为本剧种的生存竞争作出艰苦努力。除先后参加第一戏园(原华兴戏园)、凤仪戏园等日常演出外,还积极参与以卫梅朵为首的艺术改良活动,并发挥其初通文墨、天资聪颖的长处,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整理改编作出较大贡献。他与白玉梅合作,以《英台宝卷》和《梁山伯祝英台夫妇攻书还魂团圆记》唱本为蓝本,在小歌班“十八相送”、“楼台会”两折路头戏的基础上,编排成一部完整的大戏框架,并与白玉梅分别写梁祝两人的唱词,新创上中下三本《梁山伯》,并于1919年3月15日首演于第一戏园。他本人亦因在该剧中成功地扮演了梁山伯一角而在上海成名,成为男班时期“四大名小生”之首。1922年6月,与马潮水、白玉梅领衔进大世界演出。从1922年至1937年“八一三”事变为止,大部分时间固定在大世界献艺,为头牌领衔主演,声名之盛,在男班艺人中首屈一指。1925年,收叶德发(叶琴芳)、唐德贵(唐永林)等“德”字辈徒弟4人。进入大世界后,戏路日益开阔,除小生戏外兼演老生戏。最负盛名的角色为《梁祝》之梁山伯、《玉蜻蜓》之前申贵升、后徐元宰、《左维明巧断无头案》之左维明,另外还有自编幕表连台本戏《封神榜》之姜子牙等。艺术上崇拜麒麟童,演老生戏时努力仿效之。演唱口齿清晰,嗓子极好,唱快板为其特长,《游庵认母》中饰徐元宰,可一口气唱二十来句清板而气息如常,人称“快板小生”。凡他出场时,台上一面特大镜子四周彩色灯炮一齐闪光,映出镜面上“王永春”三个大字,于是场内观众很快坐满立足(大世界内各剧场均为流动观众)。平时为人洒脱刚直,亦善自卫。出名后常有地痞流氓寻衅0,他即自备一节竹管,两头装有圆锥形硬木,遇有不测即以此防身。1937年“八一三”轰炸中他几乎被炸,脱险后抱着幼儿逃回家乡。抗战期间一度以教戏为业。解放后,在-一带流动演出。后曾任宝山越剧团导演。1952年起担任上海老艺人组成的复兴越剧团排戏师傅。生前有高亭公司灌制的《游庵认母》、《游上林苑》等唱片流传于世。
同年(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 俞龙孙 (1895~1991) 浙江省绍兴嵊州 支维永 (1895~1967) 浙江省绍兴嵊州 费翠棠 (1895~1967) 浙江省绍兴嵊州 张云标 (1895~1965) 浙江省绍兴嵊州 周信芳 (1895~1975) 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浙江省宁波江北区 同年(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 卢炳容 (1925~1960) 浙江省金华永康市 徐景胜 (1926~1960) 安徽省合肥庐江县 过伦超 (1903~1960) 安徽省马鞍山含山县 蔡秀云 (1887~1960)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 高植 (1911~1960) 安徽省合肥巢湖市 程士范 (1892~1960)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