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海门名人录 [公元1851年-1939年] 张察(1851-1939),又名张詧(chá),字叔俨,小名长春,号退庵、退翁,自称张叔子。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人。张謇三兄,清末民初实业家。 清咸丰元年(1851)生。父张彭年,母葛氏、金氏。兄弟五人,排行第三,人称张三先生。兄张誉、张谟,弟张謇、张警(早年夭折)。 同治三年(1864),延师宿孺宋郊祁教读。 光绪五年(1879)四月,报捐县丞。九年(1883),由其弟张謇带入汉城庆军幕中任事。 光绪十五年(1889),任江西南昌县帮审。翌年(1890),任良口厘差。 光绪十八年(1892)九月,署理贵溪知县。 光绪二十二年(1896),湖广总督张之洞将其调为湖北宜昌川盐加厘局坐办。期间,因平“贵溪教案”,“劳苦十八月,负累五千金”,获清廷“上谕传旨嘉奖”。 光绪二十五年(1899)九月,调回贵溪县任知县。二十六年(1900)二月,补宜春县知县。 光绪二十七年(1901),调江西东乡知县。8月,由张之洞保荐补缺后以直隶州录用。 光绪二十八年(1902)6月,江西巡抚李兴锐委为江西学正。 光绪三十年(1904),张謇力劝其引退,回南通协助张謇办实业。兄弟创办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广生油厂、复兴面粉厂、阜生丝厂、资生铁厂以及淮南盐垦各公司。张詧历任大生纱厂、崇明大生分厂、复兴面粉厂协理,劝学所总董,筹备自治公所董事会副会长,通州翰墨林印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总理,通崇海泰总商会、农会、南通港务会会长,南通河工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南通商业学校、私立南通医科专门学校校长或总董,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名誉校长等职。 宣统元年(1909)夏,江苏巡抚瑞澄任其为江苏农工商局总办。二年(1910)夏,辞职,回南通故里。 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爆发后,被公举为南通军政府民政长兼总司令。 民国二年(1913),再次辞职,重新投身实业。次年冬,创办大有晋盐垦公司、大豫盐垦公司。 1917-1918年,在大丰县境内先后创办大丰盐垦公司、通遂盐垦公司、遂济盐垦公司、通济盐垦公司,并任大丰、通济等盐垦公司总理。 1921年10月,创办南通交易所。 1927年,北伐军攻克南通,因被举报为“土豪劣绅”,逃往大连隐居。1931年,迁居上海。 张詧著有《具孺堂集》、《张詧日记》等。善撰联。曾自撰春联:“且喜两家共平善,欲倾四海洗乾坤。”“两家”指张詧、张謇兄弟两家。体现其对两家良好的祝福及其高远的志向。 1939年1月26日,在上海寓舍逝世,终年88岁。1940年,归葬南通钟秀山。
同年(公元1851年)出生的名人: 张园洲 (1851~1914) 贵州省贵阳 张文连 (1851~1944) 甘肃省白银会宁县 张煜南 (1851~1911)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了尘 (1851~1914) 贵州省贵阳 蒋式芬 (1851~1922)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 同年(公元1939年)去世的名人: 张捷轩 (1865~1939) 安徽省淮南凤台 张称达 (1866~1939) 湖南省湘西州吉首 张赞元 (1883~1939) 宁夏自治区银川灵武市 张翰飞 (1884~1939) 近代著名画家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马良 (1840~1939) 江苏省镇江 张太俊 (1885~1939) 河北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