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牡丹江 宁安市名人录 [公元1897年-1938年] 王毓峰(1897—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二师师长。 原名王庆忠,出生在黑龙江宁安县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参加东北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一腔报国热情,脱离东北军,拉出一支反日队伍,加入到王德林的中国国民救国军,开展了积极的反日活动。 1933年救国军失败,王德林等退出国境。王毓峰坚持抗日,他拥护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于是率残部二百余人参加李延禄领导的抗日救国游击军,被编为游击军第二团,任团长。1934年2月,绥宁反日同盟军成立,率全团参加。6月,王毓峰率部在师长李荆璞的领导下,在宁安境内同伪军进行激战。他们进攻小城子,焚烧了伪电报局和四家汉奸的房子。随后又进攻宁安与延吉之间的八城子街,收缴了东京城等处农村伪军的武装。 1935年1月,日伪军向同盟军大举进攻,为避免与强大的敌人正面作战,保存我军实力,分散敌人的兵力,同盟军分成四部分与敌人周旋,王毓峰率部在南湖头活动。同年3月,同盟军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王毓峰任第一师第二团团长。7月,二团随西部派遣队到额穆县活动,与敌伪进行多次战斗。在开辟西北山区游击区近一年的斗争中,二团给日伪军以一定的打击,不仅在群众中提高了抗日部队的威信,同时,也发展壮大了自己的队伍,二团的人员扩大了一个连。同年,王毓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底,王毓峰任第一师参谋长,随五-移到中东铁路道北一带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东北各地群众反日情绪高涨,抗日游击战争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抗日部队主动出击,给侵略者以重创。7月以后,五军在松花江下游两岸频频向日伪军进攻,使敌伪遭到很大打击。8月22日一师三团在参谋长王毓峰的领导下,将在刁翎的伪军张营第三连缴械,击毙伪军十余人,收缴步枪七十二支,弹药万余发,皮大衣百余件。随后又解除了一个自卫团的武装,得步枪十七支。 抗联四军由于战争环境残酷,损失严重,部分官兵的思想发生动摇。1937年9月,王毓峰随周保中调往四军工作,1938年1月任第二师师长。2月25日,王毓峰身患重病,留在富锦张珍炭窑休养,负责护理的几名战士趁警卫员疏忽,将师长杀害后逃跑投敌。王毓峰牺牲时41岁。 王毓峰长期以来一直抱病坚持战斗,他为抗日救国的伟大民族斗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人民将永远记住他。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王毓峰相关 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2师师长 同年(公元1897年)出生的名人: 李鑫 (1897~1929) 云南省保山龙陵县 邓挥 (1897~1973)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 蔡素屏 (1897~1928) 革命烈士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刘中一 (1897~1937) 安徽省安庆岳西 黄竞西 (1897~1927) 江苏省扬州邗江区 同年(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 陈钟书 (1891~1938) 革命烈士 云南省昆明安宁市 马德山 (1911~1938) 朝鲜族 黑龙江鹤岗萝北 范廷兰 (1903~1938)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 朱家麟 (1892~1938) 革命烈士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 彭璋 (1891~1938)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 金正国 (1912~1938) 辽宁省丹东宽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