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 祁县名人录 南北朝[?-555年,十七史百将传] 王僧辩(?—555年10月26日),南朝梁将领。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僧辩初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后任平南将军、左卫将军、骠骑大将军、尚书令等职。他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多获胜利。梁大宝二年 (551),萧绎以他为大都督,领军讨伐兴兵作乱的原东魏大将侯景,获胜。王僧辩因功任征东将军、江州刺史。承圣元年 (552),他与东扬州刺史陈霸先会师,水陆并进,攻破石头城(今南京城西),大败侯景。四年,在北齐的威逼利诱下,迎立北齐扶植的梁贞阳侯萧渊明为帝,遭陈霸先反对,被其缢杀。 王僧辩最初在北魏政权任职、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随父王神念从北朝投奔南朝,出任梁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以后,随着湘东王职位的调动,先后任过湘东王府行参军、中兵参军、府司马等职,又代替柳仲礼为竟陵太守,号雄信将军。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东魏降梁大将侯景与梁宗室萧正德勾持。举兵反叛,进攻梁都城建康(今南京)。湘东王派王憎辩为大都督统领一万军队赴救建康之危。救援军到建康时,京城巳陷落,粱武帝亦蒙难而死。援军军资尽为侯景所有,王僧辫与少数几个将领回到湘东王驻地江陵(今江陵县),于是倍道兼行,向西投靠世祖。世祖以王僧辩为领军将军。 推举萧绎 梁武帝死后,其尚存的子弟,一个是侯景控制的皇帝萧纲,还有是在侯景起兵时,被任命为北讨大都督的萧纶,此外即占据上流重镇的湘东王萧绎。萧绎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欲争皇位,但必须除去已逃至郢州(治武昌)被推为中流盟主的六兄萧纶,因此他派王僧辩带军即日进逼郢州。当时,王僧辩因部下未全部集中,想等军队齐集后再发兵,引起湘东王的忌恨。王僧辩提出推迟发兵时,湘东王用刀砍伤王僧辩,并交付廷尉准备判刑。后来,当进攻萧纶的军队不能攻克长沙时,湘东王才将王僧辩从狱中放出,派去指挥大军。在王僧辩指挥下,湘东王的军队很快击溃了萧纶军队,王僧辩也恢复了领军将军。 萧纶军被击溃不久,侯景带军沿江西进,攻取了江州、郢州,准备西上进攻萧绎。当时,侯景的水军“号二十万,联旗千里,江左以来,水军之盛未有也。”在与侯景交战中,王僧辩充分发挥了其指挥才能。他首先带军屯居巴陵城与侯景军对峙,以静对动。侯景不断派军轮番攻城,都被王僧辩指挥大军采用火阵、围长栅列舸舰等办法击退,大将任约也被擒。侯景见巴陵城久攻不下,大将又被擒,只得烧营夜遁。王僧辩在取得巴陵城守卫战胜利后,带军乘胜沿江东下进攻侯景,很快收复江州和郢州,并直指建康,在建康城外,王僧辩与陈霸先军队汇合联营进逼侯景。侯景带军出战,与王陈联军大战于建康城北。联军又兵分两路,派强 2000张进攻石头城西,很快攻陷石头城,并入居台城。侯景战败东奔,与心腹数十人乘船逃往海上,其党徒有的投降, 有的北奔,建康复归梁军。逃往海上的侯景被其部下杀死,给江南人民带来灾难的侯景之乱最终被平息。战后,萧绎即帝位,是为梁元帝。王僧辩因功被封为司徒、侍中、尚书令,永宁郡公,食邑5000户。 侯景之乱被平定不久,湘州境内又发生叛乱。陆纳等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贵,尽收其军资,李洪雅等也率众响应陆纳,梁内乱又起。萧绎急派王僧辩、陈霸先分任东西都督,带军平叛。最初,王僧辩畏于叛军士卒骁猛,不敢轻进,只是联城进逼,后乘叛军无防备之机,指挥水陆两路军进攻,将叛军逼到长沙城内,湘州叛乱很快被平息。王僧辩带军回镇建康。 拥立萧渊明 在平定侯景之乱前,梁元帝萧绎曾向西魏称臣,既称帝便不再称臣,并要求西魏归还所侵占去的梁、益等州和襄阳等地。当时,西魏的实权掌握在大臣宇文泰手中,他在据襄阳的萧詧的请求下,派军进袭江陵。城破后,梁元帝被执处死。江陵城破后,王僧辩、陈霸先在建康拥立梁元帝子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王僧辩以拥立之功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江陵陷落后,郢州刺史陆法和以郢州(治武昌)投降了北齐,北齐又捎信给王僧辩,认为萧方智年幼,梁朝处在多事之秋,应该推立长君,寒山被俘的萧渊明年龄较大,又是梁武帝的亲侄子,推他做皇帝较为适宜。实质上是谋求通过扶植傀儡皇帝,使梁国成为附属国。这种要求遭到王僧辩等人的拒绝。北齐于是派高欢第七子高涣领兵护送萧渊明过江。由于王僧辩无力抵挡高涣的大军,只得要求立萧方智为太子,得到萧渊明同意后,迎立其即位为帝,王僧辩被封为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牧。 王僧辩面对强敌时的意志不坚定和软弱,导致了他被一直以来的亲密战友陈霸先抛弃。毕竟陈霸先在面对强敌时,更敢于放手一搏。 兵败被杀 王僧辩屈事北齐的行动引起江南人民的反感。南徐州刺史陈霸先借此事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起兵,率军10万,水陆齐发,进袭建康,擒获王僧辩并杀之。死于绍泰元年九月甲辰(二十七)日(555年10月26日)。 历史评价 《梁书》:“自侯景寇逆,世祖据有上游,以全楚之兵委僧辩将率之任。及克平祸乱,功亦著焉,在乎策勋,当上台之赏。敬帝以高祖贻厥之重,世祖继体之尊,洎渚宫沦覆,理膺宝祚。僧辩位当将相,义存伊、霍,乃受胁齐师,傍立支庶。苟欲行夫忠义,何忠义之远矣?树国之道既亏,谋身之计不足,自致歼灭,悲矣!” 孙元宴:“彼此英雄各有名,石头高卧拟争衡。当时堪笑王僧辩,待欲将心托圣明。” 陈元靓:“侯景之乱,梁室几倾。爰复建业,时惟永宁。树威湘王,策定巴陵。乘风破浪,斩彼长鲸。” 黄道周:“僧辩为将,射不穿甲。意气凌人,擒刘自拔。侯景反时,奉命讨伐。子仙伪降,命军掩杀。郅州既定,建邺进发。风浪惊人,拜平一云。景败石头,功已昭察。火烧兵掠,驭下无法。所以其终,不能善达。” 蔡东藩:“王僧辩之从容拒景,智勇不在霸先下,瑜、亮并生,同辅一主,设非后日之互启猜嫌,各思攘柄,宁非亦萧氏之周召耶!” “王僧辩以齐师之逼,迎立为主,宜为陈霸先所讥。但霸先之袭杀僧辩,亦非真心为梁。利害切身,亲友可以不顾,朝婚媾而暮寇仇,军阀固如是乎!” 后世地位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梁大尉永宁郡公王僧辩”。 及至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王僧辩。 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王僧辩亦位列其中。 父亲: 王神念 (451~525) 儿子: 王颁 王顗 孙子: 王珪 (570~639) 唐朝宰相 曾孙: 王敬直 经历历史事件: 侯景之乱 (公元548年--公元55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