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笔记 首页 山西晋中名人 车永宏

车永宏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晋中市 太谷县名人录

[公元1833年-1914年]

车永宏,字毅斋(1833-1914),排行0 ,人称车二师傅,是山西省太谷县桃园堡村人。后移居太谷贾家堡村。车永宏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未上学念书。早年,在太谷富户武福蛮家当车夫。车永宏一生除务农外,以保镖护院为主,并传授形意拳。声望卓著,远近知名,曾获得“清华翎五品军功”之称。车先生不仅拳艺精湛,功深力厚,而且武德高尚。虽身怀绝技,但从不伤人之身,不谈人之短。平时,他沉静寡言,待人谦和,慷慨仗义,视富贵如浮云,专爱恤贫济孤。因此颇受人尊重。1914年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车永宏长得虎背熊腰、体格魁梧,气力过人。约1856年清咸丰年间形意拳宗师李能然在太谷城南一绅士孟勃如家保镖护院。车永宏闻李洛能精形意拳术,经友人介绍,拜在门下。车永宏在得名师指教后,深得形意拳之精意,二十年如一日,晨昏苦练,终成名家。在形意拳的造诣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技臻神话之境。每次与人相较,无不随心所欲,手到成功,为李洛能最得意的门徒之一。

车永宏经过长期的演练和比武实践,融会贯通李洛能拳法,总结自己的练功经验,对古老的传统形意拳作了重大的革新和改进。在套路动作上,对形意十二形拳中的某些形象,删繁变简,只取一手特技,左右反复练习,一招一式清晰朴实,阴阳互变,刚柔相济,使各形形象特点和技击用意更加集中突出,既便于行动,又健身效果良好。对一些形意拳单练和对练套路,如进退连环,杂武锤,安身炮等也作了改进。进一步突出了裹劲,横劲等劲力特点。在练法上讲究练气与养气并重,直劲与横劲并重刚硬软化并重,攻击与防守并重,充分体现了形意拳节奏鲜明,力顺劲整,内外合一,形神一致,刚柔相济,动静相间的特点。从而,在套路劲作,劲力发放上形成了“拳势紧凑,劲力精巧”的独特风格。在技击用法上,车永宏精“形意十四处打法”,尤其擅长顾法。多采用先顾后打,引进落空,吞吐趋邂,顾中取胜的技法。以“游鼍化险”、“拘马拼”等手法著称。以抖绝劲,横竖劲和化劲后发制人,而名噪武坛。

车永宏在演练和技击方面独树一帜,成为形意拳坛上影响较大的一支流派。所以,愿拜师学艺者甚众。就连有“半步崩拳打天下”之称的李洛能高足郭云深大师,也慕名前来太谷切磋技艺。经切磋拳技,郭云深对车永宏的技艺赞叹不已。车永宏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练功实践,形成了山西形意拳独特的风格,成绩是卓著的。随着国家对传统形意拳越来越重视,可以预言,车派形意拳必将为人民健康和武术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车先生的晚年时期,正当列强侵略中国,朝廷腐败无能,内扰外患,国家频于危急存亡之秋。有志之武林人士,纷纷倡武救国,以期国强民富,不受外国欺辱,这就更激发了车先生爱国主义的思想。当时,车先生传闻外国武士在中国大摆擂台,骄横不可一世,一次便随同祁县、太谷的一些财主们悻悻然去天津,欲以比武。当时,日本剑术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车先生满怀爱国热忱,凭着自己较高的技艺,过人的胆量,与日本大力士进行了剑术上的较量。“日人奋然临,毅斋慢然应,倭败色沮愿师之,毅斋婉谢焉,人问其故,毅斋曰:岂可使吾国绝技而传之外人耶?"(摘自车永宏先生墓碑记)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从此,国威大振,车先生也名振华北。车先生逝世后,弟子王凤翙等为之立碑纪念,并已纂入《太谷县志》内。


人物关系:

学生:

布学宽 (1876~1971)

同学:

刘奇兰 (1819~1889)

师侄:

耿继善 (1860~1928)

李存义 (1847~1921) 杰出武术家

刘晓兰 (1821~1906)

宋世荣 (1849~1927) 宋氏形意拳宗师

老师:

李洛能 (1808~1890)



  同年(公元1833年)出生的名人:

李希霍芬 (1833~1905) 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 欧洲德国

华联辉 (1833~1885) 贵州省遵义播州区

何博众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周星诒 (1833~1904)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

徐士銮 (1833~1915) 晚清官僚、画家、著述家、刻书家 天津市



  同年(公元1914年)去世的名人:

庞绥来 (1834~1914)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

石磊 (1880~1914) 革命烈士 辽宁省辽阳辽阳县

甘孟贤 (1853~1914) 清末学者和诗人 云南省楚雄姚安县

杨乃武 (1841~1914) 浙江省杭州余杭

爱新觉罗·世铎 (1843~1914) 北京市东城区

田春荣 (1860~1914)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

5

送花
13
上一篇:李跃渊
下一篇:赵绂

最新评论

晋中推荐榜
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4113589号
返回顶部